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10位高齡國醫大師的長壽秘方


中醫不僅是醫術,更是醫道,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生產生活、疾病鬥爭中總結出來的瑰寶。國醫大師們傳承中華國粹,並運用中醫于生活中,使中醫健康發展,天下養生網小編帶您一起看看這些依然活躍在一線的國寶級的大師們是怎樣養生的吧:

鄧鐵濤(97歲,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

長壽秘方:一是不爭名不爭利,心態上凡事順其自然。二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中和美語補習 三是要運動,每天早上打八段錦。他推薦,“我沖涼有個秘方,冷熱水交替,是相對的冷熱交替。這樣血管的收縮擴張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樣。”

朱良春(96歲,江蘇名中醫,擅用蟲藥治腫瘤)

長壽秘方:60年長期堅持吃一種“養生粥”,所用材料:綠豆50克、薏仁 50克、蓮子50克、扁豆50克、大棗30克、枸杞10克、黃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將前五類洗淨入砂鍋,加入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40分鐘,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鐘。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飯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顏德馨(93歲,上海中醫領袖,氣血“衡法”大家)

長壽秘方:人體的長壽與衰老均與氣血息息相關。氣血流暢、迴圈周身,則臟腑和調、健康長壽。“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補氣、活血的藥物,不外乎紅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開水沖服,不主張一天服兩次。”顏老說。

陸廣莘(86歲,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醫理論大家)

長壽秘方:吃東西要細嚼慢嚥,有時候一個雞蛋能吃上半天。陸老常說:“要帶著一種享受的態度去吃東西”。他每天都會吃2個雞蛋,他認為雞蛋裏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夠抗衰老。每天早起,陸老都會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讓經脈血液流動暢順。中和英文補習班 習慣晚上睡前泡腳,能讓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3歲,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首都國醫名師”)

長壽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吃生薑,認為生薑配合紅棗 、紅糖養生效果很好,但生薑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陸老習慣早上搓臉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於把血引下來,讓大腦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周仲瑛(85歲,南京中醫藥大學前任院長)

長壽秘方:周老每週5個半天給人看病,對他來說,一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患者看病。他生活規律,不熬夜。“有求皆苦、無欲則剛”,淡泊名利,心平氣和,很有氣度。

唐由之(87歲,北京中醫眼科名家,曾為毛主席做金針撥障術)

長壽秘方:養生要養心,心胸要開闊,知足常樂,保持一個豁達、平和的心態。現在每週開診2次,樂於接受新事物,不斷思考,讓腦子經常運動。另外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也要保證有一定時間的午休。

李振華(89歲,河南中醫學院原院長)

長壽秘方:李老從醫60餘年,注重調理脾胃,吃東西很清淡,飲食有節,不會暴飲暴食。注意運動,飯後散步,冬天在客廳裏環繞走15分鐘。書法養生,調養性情。

張琪(91歲,哈爾濱,全國中醫腎病首席專家)

長壽秘方:精神愉悅、心情舒暢是長壽的秘訣。板橋隆乳手術對不如意事或閒言碎語要從客觀上分析、一笑了之。飲食營養順其自然,既不要暴飲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膽固醇的東西就不敢吃,他主張膳食均衡,葷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飯或者饑餓減輕體重都不可取。

張學文(77歲,陝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首屆國醫大師中最年輕者)

長壽秘方:張老對病人很好,許多病人到張老的家裏求他看病,他來者不拒。張老宣導豁達做人,“心寬,腿勤,粗茶淡飯”。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名老中醫李文瑞:24字養生訣


堅信老年人生命更在於運動,強調在動中養生。因此,一直恪守“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之信條,且付諸於實踐,受益匪淺。

起得早

老人應養成早起的良好習慣,而不宜睡懶覺。早晨空氣新鮮,是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早起又能杜絕懶惰的產生。新店會計事務所 因此,早起有利於身心健康。

睡得好

老年人睡眠時間本來就較中年人短,若再睡不好,則直接影響次日的精力。所以,老人要根據各自的特點,想方設法保證睡眠品質。

七分飽

老人各臟器功能衰減,因此保證後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尤為重要。若進食過飽,則會出現消化障礙,以致誘發或加重其他疾病,故提倡老人進食七分飽,維持正常的消化功能,這對維持各臟器功能正常運轉,達到防病健身之效是非常重要的。

常跑跑

生命在於運動,老人運動尤為重要。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力所能及的運動。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散步和慢跑是最理想的運動。

多笑笑

老人最忌寂寞與憂慮,應以樂觀的情緒面對一切。

莫煩惱

煩惱是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或致病因素。新店會計師若為青壯年人,有時機體尚可自行調節而不發病,然而,老年人則容易發病。

天天忙

老人最怕無所事事。老人若無事可做或無事能做則有失落感。天天忙碌是老人養生的最好方式,當然要注意適度。忙碌使自己感覺年齡雖老但仍能工作,在動中養生。

永不老

永不老系總結語,老人若能始終堅持做到以上數項,則可達到精力充沛,永不顯老,健康長壽。

在養生實踐中,我認為動靜結合固然重要,但我更強調“動”,以“動”而達“靜”。“動”有兩方面含義,即運動和工作。生命在於運動,動中養生是 我的座右銘,即多工作,多運動。所以,多年來,為了補償“文革”所荒廢的時間,除每日全心全意應診外,晚間堅持挑燈夜戰,讀書學習,搜集資料,做讀書卡, 撰寫書稿。雖感稍有勞累,但在忙碌中得以快樂,在動中得以養生。

消痤湯治青春痘


青春痘,醫學上稱為痤瘡,為皮膚科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多見於青年人的面部及胸、背、肩等部位。中和電波拉皮 絕大多數患者伴有較多油性皮脂溢出,加上現代膳食結構的改變,青年人食油膩辛辣之物較多,按中醫理論辨證,屬濕熱蘊於顏面肌膚,日久便可導致紅色炎性丘疹、結節發生,濕熱化毒,可繼發感染成膿皰。

針對其發病機理,在臨床中用自擬消痤湯治療此病,收效顯著,介紹如下:

組方:

土茯苓12克,白術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薏苡仁30克,白芷10克,苦參10克,白鮮皮12克,滑石10克。

有膿皰者加銀花20克,地丁20克,大便秘結加大黃10克,皮損色紅加牡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功可清熱除濕並治濕熱瘡毒;

白術味甘苦性溫,功可健脾燥濕;

黃芩苦寒,功可清熱燥濕;

梔子苦寒,具泄熱利濕功效;

薏苡仁甘淡微 寒,具清熱祛濕功效;

白芷性溫芳香,功可解毒醫瘡;苦參味苦性寒,永和舞蹈教室 功可清熱燥濕,並含苦參堿,對多種細菌有殺滅作用;

白鮮皮味苦性寒,為祛濕熱之佳品;

滑石味甘性寒,祛濕斂瘡為其所長;

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清熱解毒之良效;

地丁味苦性寒,功可抗菌消炎,清熱解毒。

全方共奏清濕熱祛皮脂、解毒醫瘡的功效。

提示:

治療期間和愈後一段時期,患者應忌食辛辣油膩之物,以免影響療效。

夏季養生七定律 這樣做不生病


(1)睡眠很重要

夏季作息,宜儘早些入睡,心平氣和躺在床上,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應忠守早睡早起身體好的規則哦。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後,可能有疲勞之感,需要午休做適當的補償。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永和抽脂減肥 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一小時以內。太久的話,晚上可能會造成太過精神的哦;飯後不要立即躺臥,應稍活動一下,以利飲食消化。午睡時不要在有穿堂風經過的地方睡,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午睡時最好脫掉外衣,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2)夏季的著裝有講究

夏季衣服以輕、薄、柔軟為好。衣料的透氣性、吸熱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而涼爽。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防射輻射熱。忌以深色、黑色為主,這些衣服特吸熱啦。

(3)戴帽子有學問

夏季,強烈的陽光照射,會使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使皮膚曬黑,可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癌。在強烈的陽光下,至少要戴頂帽子。保護頭部,以防中暑哦。

(4)盛夏居室的佈置

首先,要將多餘的或暫時不用的傢俱搬掉,使居市擁有較寬敞的空間。每天將南北兩向的門窗打開,呼吸對流而生的自然風,可使居室滿屋生涼透爽。其次,用淡綠、淺蘭、瓦灰、乳白等色彩裝飾牆面、天花板、窗簾、沙發套,能讓人心理滋生舒適爽涼。還有,在向陽的外窗戶上方裝上涼蓬,將烈日直射帶來的熱量阻之窗外。中和脈衝光 減少嘈雜的噪音亦是求涼生爽的訣竅之一哦。

(5)夏天盡可能避免用涼水沖腳

經常用涼水沖腳的話,腳遇寒,會通過血管傳導而引起周身一系列的複雜病理反應,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6)吹電風扇的學問

吹風不宜過大,不宜對人直吹,不宜持續固定對身體某個部位吹風,宜吹吹停停。如果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在靜坐或靜臥情況下吹風。

(7)空調房間不久待

夏季氣溫高,衣著單薄,長時間呆在低溫環境裏,"冷"感覺傳至體溫調節中樞,指令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停止分泌,以減少散熱,保持體溫;"冷"感覺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腹腔內血管收縮,胃腸運動減弱,從而出現諸多相應症狀。空調所放出的冷氣,寒冷刺激女性軀體,可影響卵巢功能,使排卵發生障礙,月經失調。除上述冷的因素外,門窗密閉,缺少新鮮空氣;空調房內、外氣溫相差過大;以及雖有空調篩檢程式能排除大部分灰塵,卻無法排除微生物,致病菌容易在空調房內寄宿、生長繁殖……這些都是致病的原因。

所以,千萬不可太貪涼哦,出去透透新鮮空氣,人也精神點。

女人皮膚紅潤的五種“養血法”


女性因其生理有週期耗血多的特點,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肢澀、發枯、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

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發生皺紋、白髮、脫牙、步履蹣跚等早衰症狀。血足,皮膚才能紅潤,面色才有光澤,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靚麗,身材窈窕,必須重視養血,養血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神養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裏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新莊隆乳手術 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10分鐘換來一天好氣色。

睡養

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煙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動養

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美白紅潤肌膚簡易按摩法。

食養

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藥養

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三重汽車旅館 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等。

此外,還應該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經過多、月經失調以及腸寄生蟲病、萎縮性胃炎、上消化道潰瘍、痔瘡或反復鼻出血等疾病時,均要及早就醫,儘快根治。防止過多流產,可少消耗許多血液,也是婦女保證健美身體的一項重要條件。

筋長則壽長 抻筋運動法


俗話說:“老筋太短,壽命難長!”

其實,中國民間的許多俗語,早已將“健康”、“壽命”與“筋長”緊密聯繫起來。比如:“運動強筋骨,吐納肺腑良。” 三重婦產科醫院 “老人多搖扇,筋骨更舒展。”“老筋長,壽命長。”“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這些俗語聽起來很樸素,實際上卻有深刻的醫學內涵,是數千年來中國民間養生保健經驗的口頭傳承。

筋:

早在《易經》中,就有“筋”一詞,《易•系辭》說:“筋乃人身之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由此可見,最初的“筋”是指廣泛分佈於身體各部分的經絡。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素問”兩大部分。其中《靈樞•經脈》說:“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也從字面上對筋進行解釋:“肉之力也。從月從力,所以明其義也。從竹者,以竹之為物多節,所以明其形也。”

肝與筋有緊密關係,《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頭面軀肢病徵狀態,通過經筋網路彙集於指端的爪甲。臟腑榮枯,氣血盛衰,皆可由於經筋的傳導引起指甲的變化。因此,有“爪為筋之餘”的說法,雖然這在解剖學上不能與“筋”完全等同,但在功能上卻與筋具有同一性。

經筋

《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經筋》篇,是專門介紹人體十二經筋的,如:“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趾,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十二經筋與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一致,但循行走向卻很不相同。經脈可以深入臟腑內部;而經筋一般在淺表分佈,起於四肢末端,走向頭身,多結聚於關節和骨骼附近。經筋有的進入胸腹腔,但不深入臟腑。

抻拔筋骨法:

一、雙手攀足

在床上正坐,將雙腿伸直,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然後向前俯身,用你的雙手去攀足;停留片刻,再將雙手鬆開,反復進行5次不等(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做完後,用手掌分別搓擦雙足底的湧泉穴,直到感覺發熱為止。做這個動作時要注意伸直雙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抻拉你的筋骨。

二、手足雙動

在床上仰臥,將雙手的掌面、雙足的足趾朝上,然後用力分張手指和足趾,再將手和足蜷曲;停頓幾秒,再用力分張手指和足趾,接著,將手和足再蜷曲……如此交替重複10次;然後,將手腕和足腕分別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旋轉5次。這個動作可以抻拔你的四肢,促進血液迴圈。

三、翻身轉體

身體向左側臥,左腿略微彎屈,右腿屈膝超越左腿,右足觸床;用左手壓住右膝,將右臂右伸,做到兩肩貼床,三重婦產科診所 再向右最大限度地轉動頸部,轉至右耳可以貼到枕頭上為止。同時,帶動抻拉腰椎骶椎,如此抻拉5次。然後右側臥,反向做上述動作。這個動作可以帶動抻拉到腰部的腎腧、命門穴。

四、雙足擊臀

仰臥在床上,屈膝,將兩臂側伸,同時放鬆足腕;接著,用雙足跟快速地交替擊打臀部各5-10次。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如果出現筋骨疼痛及其他不適反應時,應及時減少運動的次數。

五、雙腿側蹬

仰臥在床上,將足跟對接,足尖向外拐,雙足同時用力側蹬,兩腿夾角愈大愈好;然後,兩腿上伸併合並雙足,再緩慢下落成仰臥並足式;接著,兩腿並足緩慢上伸,屈膝,將足跟對接,重複側蹬10次。一些身體孱弱的年輕人也可以用此法養護筋骨。

六、俯臥弓身

俯臥,兩小腿上翹,用雙手握住雙腳踝部,注意挺胸、鼓腹、抬頭,然後用力蹬拉若干次;四肢展開,採取俯臥的姿勢放鬆片刻;接著,再翻身仰臥放鬆片刻。

“抻拔筋骨法”以每天清晨醒後鍛煉為宜,應盡可能有選擇地多練。

需要提醒的是,練習此法時,要注意靜力的運用。所謂靜力,就是當你的動作幅度和用力強度都達到相對的高峰時,要吸氣滿胸,短暫屏氣,保持姿勢,持續加力。靜止一段時間後,再放鬆、呼氣。在靜力練習的過程中,是否出現筋骨響動,要聽其自然,不可強求。

“抻拔筋骨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到成效的,若想獲得健康和幸福,難就難在“堅持”二字上,貴也貴在“堅持”。大多數人總是光有養生的念頭,沒有持之以恆的練習,這很不好,就像書法中的空描,少了內容,缺乏了根基,最後連養生的門也摸不到。因此,希望每個人都能堅持練習,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神奇,但需注意適度就可,切忌硬堅持。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足陽明胃經主治疾病


四白穴:可以治療眼袋、黑眼圈。是給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樞穴:肚臍眼旁邊2寸。治大腸功能不好,慢性結腸炎、便秘腹瀉雙向調節。

梁丘穴:在膝蓋上2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經的郗穴,治急和婦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裏(犢鼻穴):膝眼下3寸旁開一橫指。板橋按摩店強壯穴及長壽穴。治療慢性胃痛,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虛,也是消氣穴吃的不舒服有脹起要揉足三裏。還專治慢性胃痛。小貼士:先揉左腿會對脾胃調節更好一點;要是肝膽從右邊好

上巨墟:足三裏往下3指。治療大腸疾病。

下巨墟:上巨墟下3指。治療小腸疾病,小腹痛。(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臍眼位置,就揉下巨墟。

豐隆穴:下巨墟旁邊。外踝上8寸旁開一指。(向後)離穴不離經。去處高血脂,是一個化痰穴。痰濕重適合。可化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小結:胃腸道疾病:小兒腹瀉、胃下垂、胃痛、胃脹。頭面疾患:頭痛、眼痛、牙痛、面神經麻癖。其他:白細胞減少症、中風偏癱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