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24節氣中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字意為躲藏、終止的意思,“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的意思,就是炎熱的暑天終于結束了。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說,處暑時節,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農作物即將成熟。
處暑過后,天氣發生變化,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晝熱夜涼的氣候,使得人體陽氣收斂。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秋天對應五行金,五臟對應肺,所以處暑時節的養生保健應該與此相關。
一、處暑保健可多借助梨、百合等食材
處暑時節,很容易出現口干、鼻干、干咳、痰少、便秘,皮膚皺紋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肺燥津虧之象。必須“燥則潤之”。
從飲食方面來講,梨和百合是最好的食材。
處暑養生:避免邪氣入侵
據《本草綱目》記載,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中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可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解熱等作用。
所以,在處暑時節吃梨,對于養肺生津,緩解秋燥有很好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梨性寒涼,一次不要吃得過多。
另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百合有“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之效。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可以潤肺止咳,潤燥清熱。
二、保持情緒穩定,切勿急躁
今年立秋時節是在下午,好像是為了驗證“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狗”這句話,秋后熱席卷各地,部分地區的高溫甚至賽過了夏天。
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維持情緒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才能保生機元氣。
處暑養生:避免邪氣入侵
三、保持充足的睡眠
處暑時節,正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中陰氣增強,陽氣減弱,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秋乏”隨之出現。這時候,更需要充足的睡眠來消除疲勞,使大腦、身體得到充分休息。
四、適時增減衣物,護住要害部位
處暑時節,天氣變化比較明顯,一定要注意根絕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不要著涼,也不要熱傷風。
這個時節,肚臍部位因為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所以一定要防護得當,以免寒氣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引發疾病。睡覺時更蓋好腹部。
五、避免邪氣入侵
處暑時節,秋分漸涼,早晚時分已是涼意習習,更不要說深夜黎明了,那時候的涼風如果侵體,很容易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還可能導致腹瀉、胃炎和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所以,這時候睡覺時,最好不要再開空調、風扇,也不要在窗戶底下睡覺,以免邪氣入侵。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堅持13個小習慣, 幾乎百病不生!
每天8小時工作、2-3小時擠車、6-7小時睡眠;吃著三流餐飲,卻承受著一流的價格,即便如此苦逼,也請好好愛自己。堅持13個小習慣,忙碌的上班族,也能輕松變健康。
1、隨時深呼吸
平時的短淺呼吸,每次大約5~600毫升的量,但真正換氣只有3~400毫升。換句話說,其實每次呼吸,約留下1~200毫升的廢氣。
深呼吸的好處:增大肺活量,比較不容易喘;提高換氣效率,肺泡更健康強韌。
2、學貓伸懶腰
誰說工作時不能運動?例如,在辦公桌前,趁計算機下載檔案時,可舉起雙手往后伸懶腰。不僅順勢深呼吸,還可鍛煉肩胛骨周邊肌肉群,有效促進脂肪燃燒。同時還能收緊腹肌,矯正歪斜的骨盆腔。
3、金雞獨立看電視
回家后,也應該隨時運動。可以輪流抬高左右腳,以金雞獨立之姿看電視,練習身體協調與平衡。健身兼娛樂,一舉兩得。
4、掌握三組關鍵數字
年過40要擺脫三高,請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80毫米汞柱,總膽固醇要小于200 mg/dL,空腹血糖值要在80~100mg/dL。
5、每天量體重
堅持13個小習慣, 幾乎百病不生!
正常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3、9。BMI的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同時,男性腰圍要小于90公分、體脂肪要小于25%。女性腰圍要小于80公分,體脂肪要小于30%。
6、少喝含糖飲料
常喝含糖飲料,除了肥胖、還會造成體內B群流失,反而更容易疲累。習慣喝飲料的人,從減糖做起,最好改喝無糖的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飲料。同時要把握料加愈少愈好的原則。
7、多喝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多喝水有助于提高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而且也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上班族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可以買1000cc容量的水壺,裝水放在辦公室,上下午各喝一壺。
8、每天一盤綠色菜、菇類
中午用餐時,記得點一盤綠色蔬菜和一盤菇類。綠色蔬菜,例如菠菜、空心菜、地瓜葉等,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也有豐富的B群,幫助恢復疲勞。菇類、白木耳等,富含多糖體,可提升免疫力。
9、每頓飯不少于20分鐘
腸胃問題是普遍的毛病,這與民眾飲食方式不當有關,包括吃太快,吃太飽等。每頓飯一定要吃超過20分鐘,充分咀嚼,讓食物與唾液里的唾液酶充分混合,不僅有助于消化吸收,也較容易有飽足感。
10、外食必備筷子
用筷子的亞洲國家,因為共食,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比用刀叉、把菜分到自己盤里的西方國家民眾,高了2.3倍。
幽門桿菌更已證實與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有關。幽門桿菌可透過未洗凈的筷子傳染。要避免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帶筷子。
11、四分鐘“冷戰”
不少人出門上班時,腦子已在想工作。如果配偶在此時不斷交代水電費等日常瑣事,彼此很容易吵架。夫妻在上班前、下班后,兩個時段各4分鐘“冷戰”。無聲勝有聲,讓對方的心情調整一下。
12、少吃維他命
吃過量的維他命A、E等,對身體有害。一旦超過(建議量)5倍以上,免疫力下降,得癌癥與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均衡飲食最重要。只要攝取足夠的營養,就不需要額外吃維他命。
13、睡前半小時留白
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不要再上網、玩手機,改成寫日記、聽音樂、泡澡等。此外,白天多曬曬太陽,壓抑腦下垂體分泌褪黑激素,保持清醒。晚上回到家,可把家里可換成昏黃的光,避免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才能睡得香甜。
1、隨時深呼吸
平時的短淺呼吸,每次大約5~600毫升的量,但真正換氣只有3~400毫升。換句話說,其實每次呼吸,約留下1~200毫升的廢氣。
深呼吸的好處:增大肺活量,比較不容易喘;提高換氣效率,肺泡更健康強韌。
2、學貓伸懶腰
誰說工作時不能運動?例如,在辦公桌前,趁計算機下載檔案時,可舉起雙手往后伸懶腰。不僅順勢深呼吸,還可鍛煉肩胛骨周邊肌肉群,有效促進脂肪燃燒。同時還能收緊腹肌,矯正歪斜的骨盆腔。
3、金雞獨立看電視
回家后,也應該隨時運動。可以輪流抬高左右腳,以金雞獨立之姿看電視,練習身體協調與平衡。健身兼娛樂,一舉兩得。
4、掌握三組關鍵數字
年過40要擺脫三高,請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80毫米汞柱,總膽固醇要小于200 mg/dL,空腹血糖值要在80~100mg/dL。
5、每天量體重
堅持13個小習慣, 幾乎百病不生!
正常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3、9。BMI的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同時,男性腰圍要小于90公分、體脂肪要小于25%。女性腰圍要小于80公分,體脂肪要小于30%。
6、少喝含糖飲料
常喝含糖飲料,除了肥胖、還會造成體內B群流失,反而更容易疲累。習慣喝飲料的人,從減糖做起,最好改喝無糖的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飲料。同時要把握料加愈少愈好的原則。
7、多喝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多喝水有助于提高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而且也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上班族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可以買1000cc容量的水壺,裝水放在辦公室,上下午各喝一壺。
8、每天一盤綠色菜、菇類
中午用餐時,記得點一盤綠色蔬菜和一盤菇類。綠色蔬菜,例如菠菜、空心菜、地瓜葉等,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也有豐富的B群,幫助恢復疲勞。菇類、白木耳等,富含多糖體,可提升免疫力。
9、每頓飯不少于20分鐘
腸胃問題是普遍的毛病,這與民眾飲食方式不當有關,包括吃太快,吃太飽等。每頓飯一定要吃超過20分鐘,充分咀嚼,讓食物與唾液里的唾液酶充分混合,不僅有助于消化吸收,也較容易有飽足感。
10、外食必備筷子
用筷子的亞洲國家,因為共食,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比用刀叉、把菜分到自己盤里的西方國家民眾,高了2.3倍。
幽門桿菌更已證實與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有關。幽門桿菌可透過未洗凈的筷子傳染。要避免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帶筷子。
11、四分鐘“冷戰”
不少人出門上班時,腦子已在想工作。如果配偶在此時不斷交代水電費等日常瑣事,彼此很容易吵架。夫妻在上班前、下班后,兩個時段各4分鐘“冷戰”。無聲勝有聲,讓對方的心情調整一下。
12、少吃維他命
吃過量的維他命A、E等,對身體有害。一旦超過(建議量)5倍以上,免疫力下降,得癌癥與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均衡飲食最重要。只要攝取足夠的營養,就不需要額外吃維他命。
13、睡前半小時留白
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不要再上網、玩手機,改成寫日記、聽音樂、泡澡等。此外,白天多曬曬太陽,壓抑腦下垂體分泌褪黑激素,保持清醒。晚上回到家,可把家里可換成昏黃的光,避免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才能睡得香甜。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補腎壯陽 4按摩絕招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而我國的中醫學中有很多補腎的方法,按摩法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通過按摩來補腎呢?
1、按揉腎俞
坐位,兩手握拳,上肢后伸,用兩手的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部腎俞穴,做旋轉按揉1分鐘,以酸脹為度。該手法常用于防治遺尿、遺精、陽萎、月經不調、帶下、腰痛、耳鳴、耳聾等病癥。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處。
2、掌擦腰部
坐位,兩上肢后伸,以兩手手掌的掌根分別置于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該手法可壯腰健腎、聰耳明目。常用于防治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腎虛腰膝酸軟、耳鳴、耳聾、視力減退、脫發、遺精、陽萎、早泄、遺尿、前列腺肥大等病癥。
3、橫摩腰骶
坐位,以一手手掌掌面置于同側髂后上棘上方,然后,呈橫行摩動至對側,反復操作約半分鐘。該手法有引火歸元、壯腰安神的作用,對腰骶部疼痛、腰骶關節炎、遺尿、陽萎、早泄、遺精、月經不調、白帶增多、前列腺炎、頭暈、失眠、痔瘡有防治效果。
4、叩擊腰骶
坐位,一側上肢后伸,且手握空拳。以拳背輕輕叩擊腰骶部約半分鐘。該手法的作用和防治的疾病同橫摩腰骶法相似。
1、按揉腎俞
坐位,兩手握拳,上肢后伸,用兩手的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部腎俞穴,做旋轉按揉1分鐘,以酸脹為度。該手法常用于防治遺尿、遺精、陽萎、月經不調、帶下、腰痛、耳鳴、耳聾等病癥。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處。
2、掌擦腰部
坐位,兩上肢后伸,以兩手手掌的掌根分別置于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該手法可壯腰健腎、聰耳明目。常用于防治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腎虛腰膝酸軟、耳鳴、耳聾、視力減退、脫發、遺精、陽萎、早泄、遺尿、前列腺肥大等病癥。
3、橫摩腰骶
坐位,以一手手掌掌面置于同側髂后上棘上方,然后,呈橫行摩動至對側,反復操作約半分鐘。該手法有引火歸元、壯腰安神的作用,對腰骶部疼痛、腰骶關節炎、遺尿、陽萎、早泄、遺精、月經不調、白帶增多、前列腺炎、頭暈、失眠、痔瘡有防治效果。
4、叩擊腰骶
坐位,一側上肢后伸,且手握空拳。以拳背輕輕叩擊腰骶部約半分鐘。該手法的作用和防治的疾病同橫摩腰骶法相似。
治療肩周炎藥浴3方
·洗劑1號
藥物組成:防己30g,威靈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獨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紅花30g,木瓜30g,雞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風藤30g,青風藤30g,桑枝30g,馬錢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溫經活絡,祛風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將上藥用冷水浸泡于鐵瓷盆內,2小時后,文火煎熬20分鐘,不去渣,待放置溫度適宜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患處,或直接用藥液洗浴患處,再次用時加溫即可,加溫前可續水。
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每劑藥可用1周。
·洗劑2號
藥物組成:伸筋草、威靈仙、續斷、麻黃、桂枝各15g,當歸、紅花、川烏、草烏、木鱉子、乳香、沒藥、川芎各12g。功效:舒筋活血,溫經散寒。
治療肩周炎藥浴3方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劑Ⅰ號。·漏肩風熏洗驗方。
·洗劑Ⅱ3號
藥物組成:鬼箭羽15g,桂枝、紅花、木瓜各9g,晚蠶沙15g,黃酒250g。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經和絡。
主治:肩關節周圍炎屬風濕痹阻型者。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再加水半面盆,加黃酒煎沸后,趁熱熏洗患處,冷則加熱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鐘。每日2次,每劑連用3天。
藥物組成:防己30g,威靈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獨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紅花30g,木瓜30g,雞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風藤30g,青風藤30g,桑枝30g,馬錢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溫經活絡,祛風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將上藥用冷水浸泡于鐵瓷盆內,2小時后,文火煎熬20分鐘,不去渣,待放置溫度適宜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患處,或直接用藥液洗浴患處,再次用時加溫即可,加溫前可續水。
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每劑藥可用1周。
·洗劑2號
藥物組成:伸筋草、威靈仙、續斷、麻黃、桂枝各15g,當歸、紅花、川烏、草烏、木鱉子、乳香、沒藥、川芎各12g。功效:舒筋活血,溫經散寒。
治療肩周炎藥浴3方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劑Ⅰ號。·漏肩風熏洗驗方。
·洗劑Ⅱ3號
藥物組成:鬼箭羽15g,桂枝、紅花、木瓜各9g,晚蠶沙15g,黃酒250g。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經和絡。
主治:肩關節周圍炎屬風濕痹阻型者。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再加水半面盆,加黃酒煎沸后,趁熱熏洗患處,冷則加熱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鐘。每日2次,每劑連用3天。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周末休閑的時候,慢慢地泡一壺茶,享受假日的休閑。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茶養生的。我們來看一下,哪些狀況下的我們需要和茶葉隔離起來。
1.發燒忌喝茶
茶葉中咖啡堿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2.肝臟病人忌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堿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若肝臟有病,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有損于肝臟組織。
3.神經衰弱慎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天下養生網)神經衰弱飲濃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會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飲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飲花茶,午后飲綠茶,晚上不飲茶。這樣,患者會白天精神振奮,夜間靜氣舒心,可以早點入睡。
4.孕婦忌飲茶
尤其是不宜喝濃茶茶葉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堿等,對胎兒在母腹中的成長有許多不利因素,為使胎兒的智力得到正常發展,避免咖啡堿對胎兒的過分刺激,孕婦應少飲或不飲茶。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5.潰瘍病患者慎飲茶
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飲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但對輕微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后飲些淡茶,(天下養生網)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護,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
6.營養不良忌飲茶
茶葉有分解脂肪的功能,營養不良的人,再飲茶分解脂肪,會使營養更加不良。
7.醉酒慎飲茶
茶葉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醉酒后喝濃茶會加重心臟負擔。飲茶還會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從腎臟排出,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天下養生網)因此,對心腎生病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不要飲茶,尤其不能飲大量的濃茶;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可以飲少量的濃茶,待清醒后,可采用進食大量水 果、或小口飲醋等方法,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使酒醉緩解。
8.慎用茶水服藥
藥物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能否用茶水服藥,不能一概而論。茶葉中的鞣質、茶堿,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變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和服用含鐵補血藥、酶制劑藥,含蛋白質等藥物時,因茶多酚易與鐵劑發生作用而產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藥,以防影響藥效。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9.貧血患者忌飲茶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終合物,使體內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故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10.尿結石患者忌飲茶
尿路結石通常是草酸鈣結石,由于茶含有草酸,會隨尿液排泄的鈣質而形成結石,若尿結石患者再大量飲茶,會加重病情。
11.忌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還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天下養生網)還會引起胃粘膜炎。若發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緩解。
12.忌飯前后大量飲茶
飯前后20分鐘左右不宜飲茶,若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而且因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鐵質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
13.忌飲隔夜茶
飲茶以泡現飲為好,茶水放久了,不僅會失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且易發餿變質,飲了易生病。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14.忌飲頭道茶
因為現代茶葉在種植、加工、包裝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農藥、化肥、塵土等物質的污染。頭道茶其實是洗茶的水,應盡快到出后再沖入開水,(天下養生網)這樣泡出的茶水才是最衛生的茶。
15.兒童不宜喝濃茶
因為茶葉濃度大時,茶多酚的含量太多,易與食物中的鐵發生作用,不利于鐵的吸收,易引起兒童的缺鐵性貧血。兒童可以適量喝一些淡茶(為成人喝的茶濃度的三分之一)。對于學齡前兒童可以喝一些粗茶,因粗茶中茶多酚含量較低。
16.冠心病患者謹慎喝茶
對于心率過快、早搏或心房纖顫的冠心病者,因茶中的咖啡堿、茶堿都是**,能增強心臟的機能,大量喝濃茶會使心跳加快,往往會導致其發病或加重 病情,因此這類人只能喝一些淡茶;與此相反,心率一般在60次/分鐘以下的患者,應該多喝一些茶,不僅無害,反而能提高心率,有配合藥物治療的作用。
17.老年人不宜飲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后不經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不多,(天下養生網)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后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后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誤購買了這 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栗香后即可飲用。
18.高血壓患者不宜飲濃茶
頭泡茶每克用沸水量少于50毫升的為“濃茶”。高血壓患者若飲過多過濃的茶,由于咖啡堿的興奮作用會引發血壓升高,不利于健康。
1.發燒忌喝茶
茶葉中咖啡堿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2.肝臟病人忌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堿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若肝臟有病,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有損于肝臟組織。
3.神經衰弱慎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天下養生網)神經衰弱飲濃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會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飲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飲花茶,午后飲綠茶,晚上不飲茶。這樣,患者會白天精神振奮,夜間靜氣舒心,可以早點入睡。
4.孕婦忌飲茶
尤其是不宜喝濃茶茶葉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堿等,對胎兒在母腹中的成長有許多不利因素,為使胎兒的智力得到正常發展,避免咖啡堿對胎兒的過分刺激,孕婦應少飲或不飲茶。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5.潰瘍病患者慎飲茶
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飲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但對輕微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后飲些淡茶,(天下養生網)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護,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
6.營養不良忌飲茶
茶葉有分解脂肪的功能,營養不良的人,再飲茶分解脂肪,會使營養更加不良。
7.醉酒慎飲茶
茶葉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醉酒后喝濃茶會加重心臟負擔。飲茶還會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從腎臟排出,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天下養生網)因此,對心腎生病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不要飲茶,尤其不能飲大量的濃茶;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可以飲少量的濃茶,待清醒后,可采用進食大量水 果、或小口飲醋等方法,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使酒醉緩解。
8.慎用茶水服藥
藥物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能否用茶水服藥,不能一概而論。茶葉中的鞣質、茶堿,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變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和服用含鐵補血藥、酶制劑藥,含蛋白質等藥物時,因茶多酚易與鐵劑發生作用而產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藥,以防影響藥效。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9.貧血患者忌飲茶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終合物,使體內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故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10.尿結石患者忌飲茶
尿路結石通常是草酸鈣結石,由于茶含有草酸,會隨尿液排泄的鈣質而形成結石,若尿結石患者再大量飲茶,會加重病情。
11.忌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還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天下養生網)還會引起胃粘膜炎。若發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緩解。
12.忌飯前后大量飲茶
飯前后20分鐘左右不宜飲茶,若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而且因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鐵質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
13.忌飲隔夜茶
飲茶以泡現飲為好,茶水放久了,不僅會失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且易發餿變質,飲了易生病。
喝茶18忌 你知道幾個?
14.忌飲頭道茶
因為現代茶葉在種植、加工、包裝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農藥、化肥、塵土等物質的污染。頭道茶其實是洗茶的水,應盡快到出后再沖入開水,(天下養生網)這樣泡出的茶水才是最衛生的茶。
15.兒童不宜喝濃茶
因為茶葉濃度大時,茶多酚的含量太多,易與食物中的鐵發生作用,不利于鐵的吸收,易引起兒童的缺鐵性貧血。兒童可以適量喝一些淡茶(為成人喝的茶濃度的三分之一)。對于學齡前兒童可以喝一些粗茶,因粗茶中茶多酚含量較低。
16.冠心病患者謹慎喝茶
對于心率過快、早搏或心房纖顫的冠心病者,因茶中的咖啡堿、茶堿都是**,能增強心臟的機能,大量喝濃茶會使心跳加快,往往會導致其發病或加重 病情,因此這類人只能喝一些淡茶;與此相反,心率一般在60次/分鐘以下的患者,應該多喝一些茶,不僅無害,反而能提高心率,有配合藥物治療的作用。
17.老年人不宜飲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后不經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不多,(天下養生網)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后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后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誤購買了這 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栗香后即可飲用。
18.高血壓患者不宜飲濃茶
頭泡茶每克用沸水量少于50毫升的為“濃茶”。高血壓患者若飲過多過濃的茶,由于咖啡堿的興奮作用會引發血壓升高,不利于健康。
骨性膝關節炎的自我鑒別及防護
北京積水潭醫院關節外科的李玉軍教授,介紹骨性膝關節炎的癥狀及緩解疼痛的防護措施。
如果上下樓或者下蹲時膝關節疼痛的不敢使勁,而走平路時膝關節相應舒服些,說明你患了骨關節炎,或老年性關節炎。膝關節在上下樓時所承載壓力是體重的4-10倍,當關節炎癥和退行性改變時,軟骨面被磨損厲害,神經暴露壓力直接作用在粗燥的骨面上,所以疼痛厲害。患者上下樓為了減輕疼痛,往往采取用力拉著扶手,或者橫著走,以好腿帶壞腿走,來減輕對膝蓋的沖擊力緩解疼痛。
骨關節炎是指關節的結構出現炎癥。膝蓋在屈曲狀態下髕骨與股骨的軟骨面受到嚴重磨損,覆著在關節面上的軟骨膜消失,半月板磨沒了,裸露出粗燥的骨質和神經,反復磨損導致骨質增生發炎,膝關節畸形呈羅圈腿,膝關節伸不直了,只要活動就受到刺激出現疼痛。
骨關節炎的早期典型信號是早晨起來感覺關節僵直。這是肌體自我平衡協調緩解疼痛的生理反應。當行走一段路后僵直緩解。
膝關節行走時發出嘎巴嘎巴響的原因。膝關節發出響聲有兩種情況:
骨性膝關節炎的自我鑒別及防護
一是生理性彈響,只是活動時出現一聲響,沒有疼痛,多見于韌帶松弛的人。韌帶松弛的人不易做劇烈活動,否則會誘發關節炎。
二是病理性彈響,由于粗燥的高低不平的骨質面相互摩擦出現的摩擦音,只要活動就響,伴有疼痛提示關節有問題。
自我鑒別骨關節炎的摩擦音方法:
患者取坐姿,用手按壓髕骨或手壓膝蓋上方,然后抬小腿,感覺髕骨下或膝蓋里有吱吱拉拉的摩擦音說明關節有問題。
骨關節炎,除了上下樓和下蹲不利索,晨起僵直外,骨關節炎還有一個特點是關節局部怕冷喜暖。60歲以上的人50%的人都有骨關節炎的表現。
骨性膝關節炎的自我鑒別及防護
緩解方法:
對于骨關節炎的病人經常做空踢腿鍛煉有益緩解疼痛,即取坐姿,膝關節無壓力狀態下前后踢腿。膝關節伸直做勾腳運動,鍛煉股四頭肌肉力量。患有膝關節炎的人不適宜打太極拳,蹲馬步對關節損害大。
利用彈力帶鍛煉腿部肌肉力量可以緩解關節炎疼痛。彈力帶固定在小腿上方,另一端固定在穩定的物體上,背對彈力帶向前踢腿,面對彈力帶后方擺腿,然后分別向左右兩側踢腿。通過負重對抗鍛煉強健腿部肌肉力量,達到緩解疼痛目的。只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就可以見效。
骨關節炎疼痛發作時應首選止痛片緩解疼痛。這是對關節最好的保護。隨著年齡增大,關節退行性改變也會逐年加重,疼痛時吃止痛片可以減緩和放慢疼痛的機率。
當步履蹣跚行走困難,半月板磨損沒有了可以進行置換人工關節,解決疼痛行走困難和膝關節變形問題。人工關節如果每年行走100-200萬步,可以使用20年不壞。
膝關節炎嚴重的人可以睡床上運動鍛煉,膝關節貼在床上伸直腿可以拉長股四頭肌;伸直腿做勾腳;或者雙手指空點按膝關節。盡量做強肌鍛煉,否則因為疼痛不運動肌肉萎縮更加重疼痛。
如果上下樓或者下蹲時膝關節疼痛的不敢使勁,而走平路時膝關節相應舒服些,說明你患了骨關節炎,或老年性關節炎。膝關節在上下樓時所承載壓力是體重的4-10倍,當關節炎癥和退行性改變時,軟骨面被磨損厲害,神經暴露壓力直接作用在粗燥的骨面上,所以疼痛厲害。患者上下樓為了減輕疼痛,往往采取用力拉著扶手,或者橫著走,以好腿帶壞腿走,來減輕對膝蓋的沖擊力緩解疼痛。
骨關節炎是指關節的結構出現炎癥。膝蓋在屈曲狀態下髕骨與股骨的軟骨面受到嚴重磨損,覆著在關節面上的軟骨膜消失,半月板磨沒了,裸露出粗燥的骨質和神經,反復磨損導致骨質增生發炎,膝關節畸形呈羅圈腿,膝關節伸不直了,只要活動就受到刺激出現疼痛。
骨關節炎的早期典型信號是早晨起來感覺關節僵直。這是肌體自我平衡協調緩解疼痛的生理反應。當行走一段路后僵直緩解。
膝關節行走時發出嘎巴嘎巴響的原因。膝關節發出響聲有兩種情況:
骨性膝關節炎的自我鑒別及防護
一是生理性彈響,只是活動時出現一聲響,沒有疼痛,多見于韌帶松弛的人。韌帶松弛的人不易做劇烈活動,否則會誘發關節炎。
二是病理性彈響,由于粗燥的高低不平的骨質面相互摩擦出現的摩擦音,只要活動就響,伴有疼痛提示關節有問題。
自我鑒別骨關節炎的摩擦音方法:
患者取坐姿,用手按壓髕骨或手壓膝蓋上方,然后抬小腿,感覺髕骨下或膝蓋里有吱吱拉拉的摩擦音說明關節有問題。
骨關節炎,除了上下樓和下蹲不利索,晨起僵直外,骨關節炎還有一個特點是關節局部怕冷喜暖。60歲以上的人50%的人都有骨關節炎的表現。
骨性膝關節炎的自我鑒別及防護
緩解方法:
對于骨關節炎的病人經常做空踢腿鍛煉有益緩解疼痛,即取坐姿,膝關節無壓力狀態下前后踢腿。膝關節伸直做勾腳運動,鍛煉股四頭肌肉力量。患有膝關節炎的人不適宜打太極拳,蹲馬步對關節損害大。
利用彈力帶鍛煉腿部肌肉力量可以緩解關節炎疼痛。彈力帶固定在小腿上方,另一端固定在穩定的物體上,背對彈力帶向前踢腿,面對彈力帶后方擺腿,然后分別向左右兩側踢腿。通過負重對抗鍛煉強健腿部肌肉力量,達到緩解疼痛目的。只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就可以見效。
骨關節炎疼痛發作時應首選止痛片緩解疼痛。這是對關節最好的保護。隨著年齡增大,關節退行性改變也會逐年加重,疼痛時吃止痛片可以減緩和放慢疼痛的機率。
當步履蹣跚行走困難,半月板磨損沒有了可以進行置換人工關節,解決疼痛行走困難和膝關節變形問題。人工關節如果每年行走100-200萬步,可以使用20年不壞。
膝關節炎嚴重的人可以睡床上運動鍛煉,膝關節貼在床上伸直腿可以拉長股四頭肌;伸直腿做勾腳;或者雙手指空點按膝關節。盡量做強肌鍛煉,否則因為疼痛不運動肌肉萎縮更加重疼痛。
用手指刮痧 巧治感冒、頭痛
刮痧,聽起來有些專業,但也可以變得很簡單。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說,用手指代替刮痧板刮痧防治感冒,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刮痧可以通過良性刺激,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驅風散寒、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對感冒,特別是發熱、鼻塞、咽喉疼痛、頭痛的癥狀改善明顯。
緩解一般感冒頭痛:
可將食指和中指彎起來,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在印堂和兩眉間刮,也可以在百會穴(頭頂)和印堂之間來回刮。前額痛時,可以用彎曲的手指關節來回刮面部兩側太陽穴部位,或用拇指和食指,反復按捏此部位來減輕痛感。
用手指刮痧 巧治感冒、頭痛
頭兩側痛時:
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對兩耳后來回刮。鼻子塞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分別刮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通鼻作用。
發燒時:
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反復刮肘窩處,可減輕發燒癥狀。咽喉腫痛,則可在頸前部中間刮痧。
“每次刮一個部位,可反復刮2—3分鐘,一般刮到皮膚看上去偏紅并略微發紫就差不多了。”楊力說,刮痧時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太輕沒作用,太重容易弄傷皮膚,以感覺刮痧的部位稍有疼痛感為宜。
如果用手刮痧后沒有效果,可以嘗試著用一些輔助工具,如牛角梳子的鈍頭部位,或用開水消過毒的瓷湯勺或不銹鋼勺,刮刮手掌、腳心等部位。
“刮莎時,可以在刮的部位上,擦一點洗干凈的生姜。”楊力說,這樣可以起到刺激毛細血管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去除風寒和除痧。刮痧后,應多飲熱水,不要吹風受寒,以助發汗退熱。
但應注意,糖尿病病人傷口不易愈合,慎用刮痧法;皮膚有開放性傷口,不宜刮痧;孕婦禁用。
刮痧可以通過良性刺激,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驅風散寒、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對感冒,特別是發熱、鼻塞、咽喉疼痛、頭痛的癥狀改善明顯。
緩解一般感冒頭痛:
可將食指和中指彎起來,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在印堂和兩眉間刮,也可以在百會穴(頭頂)和印堂之間來回刮。前額痛時,可以用彎曲的手指關節來回刮面部兩側太陽穴部位,或用拇指和食指,反復按捏此部位來減輕痛感。
用手指刮痧 巧治感冒、頭痛
頭兩側痛時:
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對兩耳后來回刮。鼻子塞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分別刮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通鼻作用。
發燒時:
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反復刮肘窩處,可減輕發燒癥狀。咽喉腫痛,則可在頸前部中間刮痧。
“每次刮一個部位,可反復刮2—3分鐘,一般刮到皮膚看上去偏紅并略微發紫就差不多了。”楊力說,刮痧時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太輕沒作用,太重容易弄傷皮膚,以感覺刮痧的部位稍有疼痛感為宜。
如果用手刮痧后沒有效果,可以嘗試著用一些輔助工具,如牛角梳子的鈍頭部位,或用開水消過毒的瓷湯勺或不銹鋼勺,刮刮手掌、腳心等部位。
“刮莎時,可以在刮的部位上,擦一點洗干凈的生姜。”楊力說,這樣可以起到刺激毛細血管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去除風寒和除痧。刮痧后,應多飲熱水,不要吹風受寒,以助發汗退熱。
但應注意,糖尿病病人傷口不易愈合,慎用刮痧法;皮膚有開放性傷口,不宜刮痧;孕婦禁用。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