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處暑養生7注意

一、多睡一小時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專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 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據媒體報道,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至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對于年輕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
二、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病 從口入”,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鉤”。處暑之后,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 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加之飲食不當,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 重,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處暑養生7注意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 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干燥,身體里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 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癥狀。
三、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說,“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寢應關 好門窗,腹部蓋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依照自然界規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的就是貯存體內 陽氣。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床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并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五、可堅持冷水浴習慣
不管哪個季節,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入秋之后鍛煉的好處在于,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對于不同的季節,運動的類型和強度也應該有所調整,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做一些既可促進血 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氣仍然炎熱,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冷水浴鍛煉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如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一直堅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時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
六、多開窗少開空調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秋季養生注意事項中指出,秋季盡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在臥室內,使空氣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七、護理好臍部
處暑節氣過后,天氣漸涼,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彌散。
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而嘔吐,如果 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嚴重的還可出現閉經、不孕。

秋季三種病 頸部火罐行

寒性落枕——留罐后艾灸
早晚溫差較大的天氣讓很多人一下無法適應,不少人一覺醒來發現脖子疼痛,不能轉動,到醫院一檢查,是落枕。初秋是落枕頻發時節,由于夏末秋初氣溫更迭頻繁,很多人不夠適應就“中招”了。
落枕輕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遷延數周。風寒阻絡證型的落枕,火罐療法較好。這類患者特點是晨起出現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適,轉側受限,尤以旋轉后仰為甚,頭歪向健側,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等癥狀。
可采用在頸部及落枕周邊部位的走罐、留罐和艾灸綜合療法。先在疼痛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后走罐,以皮膚紅暈為度,之后在風門、風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所有穴位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l療程。
寒性頸椎病——叩刺后走罐
夏天為了散熱,人體毛孔處于開放狀態,秋風吹起,因頸部肌肉暴露在外,易受風寒刺激,使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頸部力量失衡,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則發生頸部疼痛不適。
秋季三種病 頸部火罐行
寒濕阻絡型頸椎病患者較適合火罐療法。這類患者主要癥狀是頭痛、后枕部疼痛,頸項強硬,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背與手指麻木酸痛,或頭痛牽涉至上背痛,頸肩部畏寒喜熱,頸椎旁有時可觸及腫脹結節。
可采用在頸部進行叩刺、走罐、艾灸等綜合療法。一開始先用梅花針輕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l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急性咽喉腫痛——拔罐加放血
秋季氣侯干燥,咽喉炎發病率較高,很多人喜歡購買治療咽喉炎癥的藥物服用,但消炎藥絕不能濫用,否則適得其反,還會加重病情。不妨試試中醫綠色療法——火罐放血療法。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療咽喉腫痛,能泄實熱,降急火。患者經過一次放血治療后,往往感覺咽痛減輕,很少再度出現高熱癥狀,病程明顯縮短。一般一個星期一次就行,3~5次為一個療程。
這種療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針 或者梅花針點刺之后放血。主要達到開竅泄熱、通經活絡的目的,特別適用于起病急驟,以高熱、腫痛等不適癥狀表現為主的中醫實熱證。像患者高熱、便秘、咽喉 腫痛劇烈,甚至出現膿點等熱毒癥狀比較明顯時,位于脖子后面的“大椎”放血的效果較好。而且在這個部位可拔罐治療,有助退熱下火、扶正祛邪,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更好。
在做點刺放血加拔罐治療時,使患者俯臥,用食指和拇指把大椎穴位的皮膚輕輕提起,然后用三棱針點刺,擠出幾滴血后再在該穴上扣上一個火罐,以加強疏通經絡、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的功效。針刺拔罐后,患者體內的內熱愈重,罐內殘留血液的顏色也就愈呈黯紫色。一般患者經過一次治療后幾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腫痛癥狀大為減輕。但是虛寒體質的患者不適用這種療法。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6招和魚尾紋說再見

眼角祛皺方法一:按摩法
用一只手支持住太陽穴,另一只手由外眼角向里輕輕做螺旋式按摩。一邊按摩一邊向內眼角移動。每日2次,每次重復5次為宜。力度要適當,不要過重。
按摩時應該注意以下方式:
按摩之前可以在眼部皺紋提前眼霜或者一些品牌的眼貼之類的輔助按摩的效果。
1.以一手的食指、中指撐開眼袋肌肉,另一手中指來回左右按摩下眼袋。
2.以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撐開眼尾肌肉,另一手的中指以螺旋狀輕柔眼尾肌肉部分。
眼角祛皺方法二:指壓法
用雙手的3個長指先壓眼眉下方3次,再壓眼眶下方3次。3-5分鐘后眼睛格外明亮,每日可做數次。長期堅持也可以幫助你去除眼角的皺紋哦。
6招和魚尾紋說再見
眼角祛皺方法三:眼體運動法
眼球連續做上下左右轉動,或連續做波浪狀運動時盡可能地睜大你的兩眼向上、下、左、右瞧,每種姿勢皆須保持6秒種的時間。 接著閉上眼睛并皺縮你的臉,將此姿勢同樣保持6秒種的時間。然后睜開你的眼睛并挑起你的眉毛6秒鐘的時間。
眼角祛皺方法四:涂眼霜法
別以為使用眼霜是25歲以后的事,但是導致眼部出現細紋魚尾紋的原因并不只有年齡,豐富的表情、長期熬夜,眼部也會滋生魚尾紋哦,所以MM也是遲早使用眼霜好,把可惡的魚尾紋扼殺在萌芽狀態。
眼角祛皺方法五:要改掉不良習慣
生活中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眼部出現皺紋哦,比如有的人喜歡瞇縫眼看東西,或是躺著看書,用臟手揉眼睛等都是不良的習慣,這樣容易使眼睛發生毛病,出現魚尾紋,應加以克制。
眼角祛皺方法六:補充膠原蛋白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體內的水分和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沒有水分和膠原蛋白,肌膚就會松弛,皺紋也會不找自來,所以25歲以后的MM要注意補充水分和膠原蛋白哦,多喝水,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雞皮、豬蹄。

撲粉法醫方療13疾

撲粉法,亦稱撒撲法,是將藥物研成細粉,撒撲于患處,以冶療疾病的方法。
本法應用很早,魏晉時期,陶宏景就已記載麻黃根“止汗,夏日雜粉用之”。唐代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也載有牡蠣“搗為粉、粉身,主大人小兒盜汗;和麻黃根、蛇床子、干姜為粉,去陰汗”。以后,此法歷代相傳,所用藥物不斷增多,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大。如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治“腋下胡臭,礬石絹袋盛之,常粉腋下”;陳實功《外科正宗》載石珍散(煅石膏、輕粉、青黛、黃柏末)治療皰疹;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中載玉紅散(朱砂、寒水石、麝香)撲患處治肌衄;現代則有用綠豆、氧化鋅、樟腦、滑石粉研細組成止癢撲粉,治療夏季皮炎、痱子等病。
【操作方法】
1.將所選藥物經研或碾、煉、煅、燒等方法,制成極細的粉末狀物備用。
2.將患處洗凈,用新“粉撲”蘸藥粉撲勻患處皮膚,亦可直接將藥粉干撒于患處,每日撒撲3~5次。
【主治病癥】
一、外傷出血
活血止血散(《常見病中草藥外治療法》) 降香25g,五倍子30g,紅花lOg,白芨25g,血竭lOg。上藥分別研為極細粉末,均勻混合,再置于Ioo~c干燥箱中消毒備用。用時將藥粉撒在傷口,布包固定即可。功能活血止血。主治外傷出血。
撲粉法療13疾
二、雷諾氏病
生肌散(浙江中醫雜志1988;23(2):66)煅象皮、乳香、沒藥各6g,煅石膏12g,珍珠0.9g,血竭9g,冰片3g。上藥研細末,撲于患肢壞疽處,每日1~2次。功能活血止痛,斂瘡生肌。主治雷諾氏病。
三、面部疔瘡
1.1號白石散(浙江中醫雜志1983;(4):20) 白毛夏枯草 lOOg,石灰50g,上方共研極細末,過80~120目篩,備用。用時在患處消毒,排膿后撒上白石散,傷口大者可敷以紗布,隔日1次。5~7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顏面疔瘡證見紅腫熱痛,全身癥狀明顯,體溫在38℃以上者。
2.2號白石散(浙江中醫雜志1983:(4):20) 白毛夏枯草75g,石灰50g,共研極細末,過80~120目篩,備用。用時在息處消毒,排膿后撒上白石散,傷口大者可敷以紗布,隔日1次。3~5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顏面疔瘡局部癥狀較輕者。
四、陰部濕疹
黃柏五倍子散(《中醫外治方藥手冊》) 黃柏、五倍子各等量,共研細末,撒撲患處,每日1~2次,連用至愈。功能清熱燥濕。主治陰囊有糜爛滲出的濕疹。
五、毛囊炎
青黛散(《實用皮膚科學》) 青黛30g,海螵蛸末90g,煅石膏末370g,冰片3g。先將青黛研細,次加海螵蛸末研和,冰片研細,加入上藥末少許研勻后,再加全部藥末研細調勻,直接以藥末撲患處。功能清熱解毒。主治毛囊炎滲水多者。
六、粘膜白斑
月石散(經驗方) 煅月石18g,煅石膏9g,煅人中白9g,青黛3g,薄荷o.9g,黃柏2.1g,川連1.5g,冰片3g。先將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細末,和勻,水飛(研至無聲為度),曬干,再研細,又將其余5味各研細后,和勻,用瓶裝,封固不出氣。先洗漱口腔,然后再以藥管吹敷患處。功能清熱燥濕。主治口腔粘膜白斑。
七、帶下病
黃柏散(江西中醫藥1990;(1):32) 黃柏、蒲黃、甘草、雄黃各0.6g,薄荷、龍膽草各 0.3g,青黛、冰片各0.9g,生石膏3g,珍珠粉0.1g。上藥研細末,過120目篩,混勻裝瓶密封備用。用窺器暴露宮頸后,以O.1%新潔爾滅清洗 陰道及宮頸(宮頸炎癥明顯,膿性分泌物多,可用75%酒精擦洗),然后用喉頭噴粉器將藥粉均勻噴撒于患部,每日1次,7次為1療程。功能清熱燥濕止帶。主 治宮頸糜爛所致的帶下。
八、木舌
木舌撲粉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大黃9g,芒硝5g,甘草9g,梔子5g,黃芩,薄荷9g,連翹5g,竹葉5g。上方各研為細粉后,混合拌勻 ,撲粉于患處,日撲4~5次,5日為1療程。功能瀉火清熱。主治木舌。
九、小兒臍患
1.滲臍散(《醫宗金鑒》) 煅龍骨15g,麝香3g,上藥共研為細末,拌勻備用。用時先以溫水洗凈臍窩內分泌物,揩干后以藥粉撲患處,1日1次,5次為1個療程。功能燥濕斂瘡。主治臍濕、臍瘡。
2.云南白藥(成藥)(《中醫兒科學》) 云南白藥適量,直接撲于臍帶創口上。功能止血。主治臍出血滲血速度較慢,出血量少者。
十、小兒濕疹
苦參散(《中醫簡易外治法》) 苦參60g,白蘚皮30g,冰片3g,上藥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以粉撲蘸藥粉撲于患處,每日2~3次。功能清熱燥濕。主治濕熱型濕疹。
十一、旋耳瘡
黃連粉(經驗方) 黃連粉適量。將瘡面清洗后,將黃連粉撲撒于局部,每日1~2次,直至痊愈。功能清熱燥濕。主治旋耳瘡風熱濕邪襲耳有膿痂者。
十二、口疳
口糜散(中華口腔科雜志1983;18(2):113)黃連12g,黃柏20g,甘草10g,海螵蛸、白芨各30g,青黛26g,龍骨12g,輕粉、冰片各4g,雄黃8g,朱砂14g,硼砂30g。上藥共研細末,和勻備用,用時先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再將本藥少許撲于患處,每日2~3次。功能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主治口疳。
十三、口瘡
1.口炎散(廣西中醫藥1980;(4):45)煅人中白、白芷各 lOOg,冰片15g,將上藥研極細末,用時以細玻璃管或麥桿撮取藥末,均勻吹布于瘡面,也可以消毒棉簽涂抹患處,每日2~3次。功能清熱瀉火。主治心胃火熾型口瘡。
2.青黃散(四川中醫1989;7(1):9) 青黛lOg,人工牛黃4g,硼砂20g。將上藥研極細末,用時以細玻璃管或麥桿撮取藥末,均勻吹布于瘡面,也可以消毒棉簽涂抹患處,每日2-3次。功能清熱瀉火。主治心胃火盛型口瘡。
注意事項
多毛部位的皮損,不宜用此法。

4妙招保你選好優質醋 吃醋8需知

超市中的醋實在是太多了,如何挑到一瓶好醋,不同品種的醋如何食用,很多消費者可能并不清楚。
選擇高品質的醋,需要注意四點:
第一,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個能夠直接反映醋的品質;
第二,看總酸含量,根據國家標準,醋的總酸含量要求≥3.5克/100毫升,數值越高,酸度越濃,5度以下適合做菜,5~6度適合蘸食,9~16度才能稱之為保健醋,購買時注意;
第三,看加工標準,GB開頭的才是釀造醋,SB、DB開頭的為配制醋;
第四,看色澤,釀造食醋的顏色為琥珀色或紅棕色,有光澤的更好,搖晃瓶子,產生一層細小持久泡沫,這種醋質量比較好。
此外,不同種類的醋用法略有不同。香醋適用于菜品顏色淺、酸味不突出的菜肴,如拌涼菜、醋熘魚片等。陳醋顏色呈濃褐色、醋味醇厚,做酸辣湯、醋 燒排骨等更好。而米醋是大米釀造的,除有特殊清香外,發酵中產生的糖使米醋有淡甜味,適合和白糖、白醋等調成甜酸鹽水制作泡菜,如酸辣黃瓜等。
四妙招保你選好優質醋
吃醋時的注意事項:
1、不能大量飲用,每天不要超過2毫升。
2、盡量不要空腹喝,或是不經開水稀釋就喝,否則會對胃造成一定傷害。
3、患胃潰瘍、胃酸過多的人、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喝。
4、對水果過敏的人在喝之前要仔細看說明,避開相應的水果醋。另外,孕婦不能飲用。
5、正在服用復方銀翹片、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紅霉素、磺胺類、碳酸氫鈉、氧化鎂、胃舒平等藥物者不宜吃醋。
6、醋過敏及低血壓者不宜吃醋。
7、老年人在骨折治療和康復期間應避免吃醋。
8、喝醋后要漱口,不然會腐蝕牙齒。
以下情況存在時吃醋應謹慎或禁忌:
1、正在服用某些西藥者不宜吃醋。
因為醋酸能改變人體內局部環境的酸堿度,從而使某些藥物不能發揮作用,磺胺類藥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在腎臟形成結晶,損害腎小管,因此服此類藥物時 不宜吃醋。正在服碳酸氫鈉、氧化鎂、胃舒平等堿性藥時,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堿性藥,而使其失效。使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紅霉素等抗菌素藥物 時,不宜吃醋,因這些抗菌素在酸性環境中作用會降低,影響藥效。
2、服“ 解表發汗” 的中藥時不宜吃醋。
因醋有收斂之性,中醫認為,酸能收斂,當復方銀翹片之類的解表發汗中藥與之配合時,醋會促進人體汗孔的收縮,還會破壞中藥中的生物堿等有效成分,從而干擾中藥的發汗解表作用。
3、胃潰瘍和胃酸過多患者不宜食醋。
因為醋不僅會腐蝕胃腸黏膜而加重潰瘍病的發展,而且醋本身有豐富的有機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從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潰瘍加重。
4、對醋過敏者及低血壓者應忌用。
因食醋會導致身體出現過敏而發生皮疹、瘙癢、水腫、哮喘等癥狀。另外,一些對醋有不適應者應謹慎食用。患低血壓的病人食醋會導致血壓降低而出現頭痛頭昏、全身疲軟等不良反應。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百合常用祛病

1、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方》百花膏)
2、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百合二两,白及四两,蛤粉二两,百部一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二钱,每次一丸,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3、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捣汁,和水坎之,亦可煮食。(《卫生易简方》)
4、治背心前胸肺慕间热,咳嗽咽痛,咯血,(天下养生网)恶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际间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熟地、生地、归身各三钱,白芍、甘草各一钱,桔梗、元参备八分,贝母、麦冬、百合各钱半。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
5、治肺脏壅热烦闷:新百合四两,用蜜半叠,拌和百合,蒸令软,时时含如枣大,咽津。(《圣惠方》)
6、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百合知母汤)
7、治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百合鸡子汤)
百合常用祛病36方(一)
8、治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升五合,分温服。(滑石代赭汤)
9、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百合地黄汤)
10、治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百合滑石散。⑥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11、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百合五钱,酸枣仁五钱,远志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12、治肺痈: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频食。拌蜜蒸更好。(《经验广集》百合煎)
13、治疮肿不穿:野百合同盐捣泥敷之良。(《包会应验方》)
14、治天疱湿疮:生百合捣涂,一、二日即安。(《濒湖集简方》)
15、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二钱,日二服。(《千金方》)
16、鲜百合汁:鲜百合三个,取汁用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可治肺结核之咯血,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
17、百花煎:百合30克,冬花15克,水煎服,可治肺热咳嗽,咽干口渴。
18、百合知母汤:百合30克,知母15克,水煎服,可用热性病后期的各种症状。

夜晚的“兇險”——膽道系統疾病的防范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樹彬教授,告誡中老年人要提防夜間膽道系統疾病的發作,如果出現感染性休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如果有間斷的膽道系統疾病癥狀,如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經常表現右上腹部疼痛不適,當晚飯吃到太多太好,高蛋白油膩食物吃得多,食物的刺激,睡覺后膽汁仍然不停分泌排泄到腸道,參與消化食物,這時膽囊收縮需要排空膽汁,就會把小結石和沙性結石集中擁堵到膽道中,膽管壁受到刺激引起疼痛,即膽石癥發作。
造成膽道系統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先天因素包括年齡大,膽色素代謝障礙,膽囊收縮排空能力下降;先天性膽道系統發育異常;早晨不吃早飯空腹;都會增加膽道系統疾病發生的概率。
夜間膽道系統疾病急性發作的人,既往有膽囊炎,膽石癥,反復發作沒引起足夠重視,由于膽道開口與胰腺開口在一處,往往會連帶胰腺出現炎癥,造成胰腺液逆流,自己消化自己的胰腺組織,引起急性胰腺炎,即膽液性胰腺炎。這時腹痛的更厲害。
夜晚高發膽道系統疾病的原因:
當人體平臥時膽囊底部向上,開口向下,重力作用結石往下走,當結石大于1公分時會游離在膽囊內不會引起疼痛。開口括約肌直徑0.9公分,結石小于0.5-0.6公分就會隨著膽汁擁堵到開口處,刺激膽管收縮引發痙攣性疼痛。晚飯吃的多且油膩,膽汁分泌增加,膽囊壓力加大,誘發夜間膽囊炎發作。夜間胰腺炎,膽道系統疾病發作往往誤診為心臟病發作搶救不及時而夭折。尤其化膿性膽管炎出現感染性休克,迅速全身臟器受損,救治困難而死亡,有的會出現膽心綜合癥,非常兇險。則老年人對待疾病的態度和心理狀態也直接影響疾病的救治,女性往往輕視疾病,男性往往隱忍,對間斷性發作的膽囊炎膽石癥不重視而釀成大禍。
夜晚的“兇險”——膽道系統疾病的防范
正常人膽囊儲存50毫升膽汁,膽囊充盈狀態在7-9厘米大小。空腹狀態膽汁充盈,當吃飯時神經反射膽囊和胰腺排出膽汁、胰液入腸道,膽囊排空。當膽囊排空功能部分受限,就會沉積膽汁,久之濃縮,膽固醇,膽色素,磷脂析出形成結石。如果一個人總是吃飯,總是空腹,或者總是素食都會增加結石的幾率。素食者由于脂溶性物質攝入少,導致膽囊收縮排空不充分,久之濃縮成膽色素小結石,此類人群也最易患胰腺炎。先天因素,膽汁性體質人群大多是個子不高,體態微胖的中年女性更容易患結石。
自測判斷是否患有膽石癥膽囊炎:
右側肋弓正中下緣經常疼痛,伴有右側肩背部疼痛,口苦。尤其吃油膩的大魚大肉疼痛加重。患者平臥雙腿屈曲,腹肌放松,檢測者站患者右側,用右手三個指頭按壓右側肋弓正中下緣有明顯按壓痛;用拇指向肋緣內按壓,讓患者吸氣,如果吸氣疼痛加重,或者不敢吸氣的就是墨菲氏陽性,即可確診患有膽囊炎膽石癥。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會出現發熱,黃疸,右上腹部疼痛的三聯癥表現。此時用力按壓足三里可以緩解疼痛。脊柱兩旁兩肩胛之間第11胸椎兩側也有明顯的按壓痛,按揉或捏脊可以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