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女性愛美穿耳骨或影響聽力

關于面部五官的保養我們似乎并不陌生,昂貴的眼霜、實用的去鼻黑頭貼紙、UV防曬唇膏、各式潔凈護齒牙膏、還有眉毛塑膠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以下是關于“耳朵”保養的幾點心得:
第一 在噪音大的環境中必須使用防護措施
噪音過大對于聽力、睡眠、工作以及情緒都有負面的影響,這里不僅僅指的是噪音大的工作場所,KTV包間、Iphone的音樂聲過大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最 后導致我們常聽到聲音但是分辨不清別人在說什么。此外,噪音會讓我們心煩意亂、焦慮甚至抑郁,睡眠質量大幅度降低,入睡特別淺。專家提醒,不可以小視噪音 的力量,巨大的噪音可以讓頭發斷裂,更別說同樣暴露在外的耳朵了,盡可能使用舒適的環保耳塞才是上上策。
第二 摔跤
這一點致使耳朵損傷的原因可能不會發生在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畢竟劇烈的運動對耳朵的外在沖擊也不容忽視。專家認為,睡覺等劇烈的外在沖擊會致使耳朵皮膚底層的軟骨分離,迅速充血造成耳廓血腫,俗稱“菜花耳”。
第三 時尚也害人,耳廓穿孔真不好
這時候也許是應該聽一下媽媽的意見了,到處穿孔似乎不那么雅觀,耳廓軟骨穿孔不僅會導致發炎、留疤的危險,最終還有可能影響你的聽力水平。
第四 慎用使用“掏耳勺”
有些人習慣使用“掏耳勺”對耳屎進行處理,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近4%的耳膜破裂的病例是由使用“掏耳勺”不當而引起的,由于耳膜是保護聽力的最后一道屏障, 該屏障的破裂會致使棍子直接擦碰到耳內小骨,出血、感染最終導致聽覺或平衡的永久喪失。專家建議,最好使用紙質的環保棉棒,避免堅硬物體比如塑料、牙簽、 筆甚至車鑰匙接近你的耳朵。
第五 別忽視聽力問題
與眼睛視力、甚至嗅覺、味覺不一樣,聽力下降的表現形式比較不被人所察覺,更容易被忽視。畢竟感染、炎癥、血供應不足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影響聽覺,專家建議必須及時就醫,用檢測聽力的專業設備對聽力進行測量。
第六 耳朵藥水也要慎用
這點對于游泳愛好者來說需要特別注意,因為耳朵長期容易進水,那么對于消炎的藥水的選擇來說還是應該謹慎一些,最好不要未經醫生同意私自買藥處理。
第七 身體不符合潛水資格
夏天到來,去海邊進行浮潛貌似像一個不錯的主意,然而符合條件的浮潛專業人員似乎不能滿足巨大的客戶群體,但是商家也不能眼看著商機白白溜走,最后自然而 然地就殃及消費者了。專家提醒:“真正在潛水過程中的危險物并不是鯊魚,而是氣壓傷,也就是提升太快,無法平衡耳朵內部壓力對耳膜造成的創傷。因此潛水之 前還是得花錢請專業教練把把關才可以,這錢真不能省。”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女性養生系列——小腹下肢寒涼

常常感覺小腹、下肢或腰骶部寒涼的女性,往往隱含著與生育、衰老、婦科相關的疾病。此類女性多屬于上熱下寒,即下焦虛寒,涉及女性身體健康問題。人體軀干分別以膈肌和肚臍為界,膈肌以上為上焦,肚臍以下為下焦,膈肌和肚臍之間為中焦。下焦是人體的生殖和泌尿功能區。
下焦寒涼的女性多半是小腹、腰骶部、大腿外側和腳的寒涼或酸痛;夏季在空調房間會加重寒涼感,膝關節有刺痛感或揪痛;嚴重的會閉經。下焦虛寒與盆腔臟腑的神經肌肉的血供不足,以及肌肉薄弱有關。 盆腔是立體的,下焦虛寒需要從四個部位全方位立體進行調理,即小腹、腰骶部、側腰大腿部、會陰部。
調理下焦小腹一組穴位,即肚臍下2指正中的關元穴是主穴,肚臍下4指旁開3指是子宮穴,旁開4指是歸來穴。三穴位可以采取艾灸。可以雙手搓熱,兩手疊加放在關元穴上進行熨燙,每天臨睡前熨燙,雙手反復搓熱熨,然后在皮膚表面進行快速摩皮,不要用力壓即在表皮即可,反復摩皮至熱力滲透到腹內有熱感。
腰骶部調理,人體腰骶部呈現倒三角形。尤其翹臀的女性由于腰骶部尾部夾角小,產后最容易出現腰骶部的虛寒疼痛。腰骶骨有兩邊對稱的4對骶骨神經孔,又稱八寥穴,可以針刺該穴位進行調理。自我調理可以雙手搓熱,從腰部往下稍用力搓,感到酸麻癢脹熱感即可。此法可以熱力滲透到子宮,適宜腰骶部酸痛和子宮后壁疾 病的人。
腰腿部調理,多個肌肉群從腰骶部出來附著在大腿和膝關節處。有些人表現在腰側面、大腿外側和膝關節外側以上的部位的寒涼疼痛和不舒服,有寒涼往上串的感覺。往往按揉膝關節外側和大腿中縫,即手臂自然下垂中指尖所指的位置有明顯疼痛點,該疼痛點可以觸摸到增生的結節或纖維化的東西。大腿中點即是風市穴,可以用長針從下往上向股骨頭方向斜刺,然后捻針刺激有酸脹感,達到松解肌肉。自我調理,可以用雙手指用力按揉大腿外側中縫,此部位是足少陽膽經,從上往下來 回按揉3-5遍,可以改善生殖系統的血液循環,強健肌肉,解決血凝肌肉薄弱導致的,下焦虛寒對生殖器官的影響。
也可以通過腰腿部肌肉鍛煉解決下焦虛寒問題。跪在墊子上,膝關節和肘關節曲成90度支撐在墊子上,然后同側的上下肢平舉伸直3秒鐘,左右反復煉習。平趴在墊子上,四指翹起3秒鐘,反復做小燕飛。
提肛縮會陰調理下焦虛寒,足少陰腎經通過尾骶骨部,通過提肛收縮會陰部刺激足少陰腎經,達到調理下焦虛寒的問題。同時可以摩擦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又稱腎經第一穴的涌泉穴,可以促進精氣滾動旺盛,促進生長發育。涌泉穴在腳跟到2、3腳趾縫隙連線的上三分之一的凹陷處。從腳心向小趾斜方向檫摩,手法要輕,有 溫熱感即可,不需要酸痛感。如果治療高血壓頭痛眩暈的可以強刺激涌泉穴。

煎糊的中藥千萬別喝

煎中藥時,往往因為加水過少、火力過猛或忘了煎煮時間,使藥汁煎干,甚至藥物煎糊。于是有人二煎時多加些水,以為可以把頭煎的藥量熬出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藥物,重新加水適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煎糊的藥物成分遭到了破壞,療效也因此降低。
而有些藥物煎糊以后,產生了其他功效,如荊芥是解表藥,煎糊以后變成了荊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產生了止血效能;還有如蒲黃用于活血,而煎糊后蒲黃炭則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煎糊的中藥千萬別喝
因此,煎藥應當注意水量、火候、時間,以免煎干甚至煎糊。一旦煎糊的中藥,千萬不要服用,干脆倒掉重新買一服。如果繼續服用失去藥效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病,而且還會耽誤病情;至于服用了藥性改變的藥物,藥不對癥,則會加重病情,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常用益腎17方劑

1、贊育丹(《景岳全書》):熟地15克、白術10克、當歸8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仙茅8克、巴戟天10克、山茱蓖8克、仙靈脾6克、肉蓯蓉12克、韭菜子6克、附子3克、肉桂3克。水煎,分2次服。具有溫腎壯陽之功。對陽痿、性欲淡漠、不育等有較好療效。
2、延齡固本丹(《萬病回春》):菟絲子(酒制)、肉蓯蓉(酒洗)各120克,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熟地黃(酒制)、山藥、牛膝(酒洗)、杜仲(姜汁炒)、巴戟(酒浸去心)、枸杞子、I山茱萸(酒蒸去核)、白茯苓、五味丁、人參、術香、柏予仁各60克,覆盆子、車前子、地骨皮各50克,石菖蒲、遠志、甘草(水浸姜汁炒)、川椒、澤瀉各30克。婦女應加當歸、赤石脂各30克。共研細末,酒煮稀面糊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溫酒送服80丸。具有溫腎壯陽、添精補髓、益氣養血等功效。可治諸虛百損、中年陽事不舉等虛損病癥。
3、延壽丹(《丹溪心法》):天門冬、遠志、山藥、巴戟天各90克,柏子仁、澤瀉、熟地(炒去汗)、生地、枸杞、茯苓、覆盆子、赤石脂、車前子各 60克,杜仲(炒)、菟絲子(酒浸)、牛膝(酒浸)、肉蓯蓉(酒洗)各120克,當歸(酒洗)、地骨皮、人參、五味子各30克。共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 每服70丸。具有滋腎陰、補腎陽之功效。可防治腎虛體弱、腰膝酸軟、陽痿尿頻、頭暈乏力等病癥。
4、二精丸《圣濟總錄》:黃精(去皮)、枸杞子各1O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下。具有滋補腎陰之功效。如《圣濟總錄》云:“常服助氣固精,補填丹田,活血駐顏,長生不老”。
5、五子丸(《世醫得致方》):菟絲子(酒蒸)、炒韭子、益智仁、炒茴香子、炒蛇床子各等份。共研細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50~70丸,糯米或鹽湯送下。具有溫腎壯陽之功。
常用益腎方劑
6、斑龍丸(《醫學正傳》):白茯苓、破故紙各120克,鹿角胺、鹿角霜、菟絲子、柏子仁、熟地黃各240克。共為細末,酒糊和丸,或以鹿角膠入好酒烊化和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姜鹽湯送下。有益骨氣、滋腎陰之功效。可治療真陰虛損,老人虛人常服,有延年益壽之功。
7、二黃丸(《壽親養老新書》):干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人參各等份。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日服1~2次,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有滋陰補腎添精之功效。
8、補精膏(《重訂瑞竹堂經驗方》):牛囊、炒胡桃內、杏仁泥各120克,山藥250克。將胡桃肉、杏仁泥、山藥同搗成膏,入煉熟蜜500克,與煉牛髓和勻入砂鍋煮沸至熟,盛瓶備用。每服l匙,空腹服下。具有滋腎補精之功效。
9、益腎固精丸(《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大熟地240克,山茱萸肉、淮山藥、牡丹皮、云茯苓、線膠各120克,龍骨生研水飛10克,蓮須30克,芡實60克。用牡蠣熟粉炒線膠成珠后,去牡蠣,磨粉。再同各藥共研細面,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日早晚各服12克。有益腎固精之功效。
10、聚精丸(《證治準繩》):黃魚鰾膠500克,沙苑蒺藜240克。先將魚鰾膠蒸軟,切成小塊,用蛤粉炒成珠,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80丸,空腹溫酒或白開水送下。本方有聚精固泄之功,《本草逢原》稱該方為“固精要藥”。
11、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炒沙苑蒺藜、蒸芡實、蓮須各60克,酥炙龍骨、牡蠣各30克。將牡蠣用鹽水煮1晝夜,煅粉。共為細末,蓮子粉為丸,每服9克,1日2次,淡鹽湯送下。奉方具有固腎澀精之功效。
12、五子衍宗丸(《醫學入門》):枸杞子、菟絲子各240克,覆盆子120克,醋蒸五味子30克,車前子6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9克,1日2次,白開水或淡鹽湯送下,冬月酒送下。具有添陰補腎、固精止遺之功效。
13、六子丸(《雜病源流犀蝕》):菟絲子、蛇床子、覆盆子,沙苑蒺藜、韭子、五味于各等份。共為細末,鰉魚膠為丸,每服9克,1日2次,白開水送服。具有補腎澀精止遺之功效。
14、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熟地24克,山茱萸、山藥各12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9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空腹溫開水送下。本方為補益方劑的基礎方之一,具有滋補腎陰之功效。
15、左歸丸(《景岳全書》):熟地l20克,枸杞、懷牛膝、鹿角腔、山藥、山茱萸、菟絲子、龜板膠各6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l丸。本方有滋腎填精之功效,是臨床常用的滋補腎陰的中成藥之一。
16、腎氣九(《金匱要略》):干地黃240克,山藥、山茱萸各120克,澤瀉、茯苓、丹皮各90克,肉桂、熟附片各3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9克,1日2次,溫開水或淡鹽水送下。具有溫補腎陽之功效,稱為溫腎之祖方。
17、右歸丸(《景岳全書》):熟地240克,山藥、菟絲子、鹿角霜、枸杞子、杜仲炭各120克,山茱萸、當歸各90克,川附子、肉桂各6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1丸。具有溫腎壯元陽之功效。

祛痱 護膚5藥浴方

用中藥沐浴,簡便實用,對治病保健有一定價值。這里介紹適宜夏秋藥浴的幾種配方:
嬰幼兒痱子:
金銀花10克、連翹30克,煎取二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3~4面盆,使水溫在35~40℃。讓嬰幼兒洗浴,每次浸泡30分鐘,一劑藥可以洗浴2次。
狐臭:
用芙蓉葉、藿香、青蒿各30克,煎取二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適量洗浴,同時用藥液敷擦兩側腋窩。隔天洗浴1次,每次30分鐘,能減輕或者消除腋臭。
皮膚護養:
用玫瑰花、茉莉花、枸杞子適量,一大杯(約500毫升)將藥茶渣子去掉,倒入浴盆中,加水洗澡,每天1次,能夠使婦女皮膚柔嫩潤滑,同時,還能預防夏秋季皮膚病。
祛痱 護膚5藥浴方
關節疼痛:
用絲瓜絡、千年健、海風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克,煎熬取二汁,倒入浴盆中,加熱水至能夠浸沒患處為度。水溫應該保持在45~50℃左右,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沐擦浴30分鐘。這一方法適用于腰背部以及各個大關節的風濕宿傷疼痛。
成人濕疹或者瘡毒:
用苦參、白蘚皮、野菊花各30克,黃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二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到能夠浸漬患處為度,水溫適中,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鐘。

6個動作有助增壽

人到老年,韌帶開始僵化、肌肉延展性變差、骨骼退化、整體機能都在衰減。很多老年人開始變得倦怠,特別在冬天,更不愿意出門活動,但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高芳堃教授提醒“人活著就必須要動”,并為大家推薦了一系列保健小動作。它們練習起來不受場地限制,只要有空就可以做,而且簡單易學,穿插在看電視、刷牙、穿衣服等生活間隙里練習一下,就能讓老年人從頭到腳、從早到晚都得到鍛煉。
1.如廁時進行叩齒運動。
叩齒運動即上下牙相互輕輕叩擊,能夠強化牙床、牙齦、牙根,增強牙齒力量。這個小動作還可以促進口腔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而且,比較適合在如廁時練習,因為從中醫上來講,排尿時人的腎氣流瀉,此時叩齒有助固攝腎精、強壯骨骼。
2.早晨起床前做做伸展運動。
把雙臂緩緩伸到頭頂上方,雙手交叉,伸個懶腰。這個動作能夠鍛煉手臂肌肉和手腕力量,促進人體血液回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動作一定要柔和、緩慢,不然很可能傷到肌腱。而且人剛睜開睡眼,需要幾分鐘的清醒過程,從臥位到坐位也要有個適應時間,慢起、慢坐都很重要。另外,做伸展運動前可以揉搓一下關節,熱熱身,不要讓身體一下子緊張起來。
6個動作有助增壽
3.刷牙時練習提肛。
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放松肛門。此動作連做10~20次,可加強提肛肌的力量,對控制老年人因肌肉松弛造成的大小便失禁有效。而且,能夠緩解痔瘡和便秘。另外,做完這個動作還可以配合練習腹式呼吸,效果加倍。
4.穿衣時做做擴胸運動。
雙手自然下垂,在背后交握,然后伸直手臂,挺起胸部。此動作一般重復10次即可,能夠鍛煉胸部肌肉,增加肺活量,幫助人體呼出更多廢氣,吸入更多氧氣。而且,還可以放松脊柱和背部肌肉。但需注意,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做擴胸運動時可能會加快心率,應放慢速度,幅度也不要太大。
5.久坐后拍拍身體、踮腳腳。
很多老年人喜歡打麻將或者看電視,一坐就很長時間。建議定時站起來拍打一下腹部、臀部、腿部等部位,通過外力作用促進皮膚、皮下血管的舒張,并且可以疏通經絡。拍打完還可以抬起兩腳腳跟踮腳,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但是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不建議做這個動作,因為墊腳時人體的重力都在腳掌上,容易引起骨折。
6.電視劇播廣告時轉轉眼球。
順時針轉動眼球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能夠讓眼球上下左右活動,緩解眼部疲勞,松弛眼肌,并且保護眼部神經血管。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患者眼壓較高,不適合做這個動作。
練習這些小動作都要牢記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不能操之過急。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做這些動作時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做適當調整。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晨起5狀況暗示疾病來襲

清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也是各種疾病信號顯露的時間。此時受腦垂體分泌激素的影響,人體代謝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血流緩慢,血液濃縮,肌肉也比較松弛,故許多疾病更容易露出馬腳。這時要注意分辨各種異常癥狀,從中捕捉疾病信息,并及時對可能發生的疾病進行預警和防治。
清晨頭昏或頭痛:
優質睡眠后,早晨醒來時應該感到頭腦清醒,神清氣爽。如果早晨醒來頭腦不清醒,反而昏沉沉的,或者有頭暈癥狀,提示可能患有頸椎骨質增生、血脂增高等疾病。建議盡快到醫院做頭部、頸部CT檢查或者檢測血脂等各種血液指標
早醒失眠:
凌晨三四點,別人睡夢正酣,你卻早早醒來,并郁郁寡歡,難以再次入眠。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表示你可能有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需要 從生活習慣上做調整。包括系統的健身活動,旅游療養,調整過于緊張緊湊的學習、工作方式,養成午睡的習慣等。有些抑郁癥和精神心理障礙的病人也會出現早醒 失眠的毛病,建議及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改善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同時,也可使肌肉放松,消除一些軀體不適感。
晨起狀況暗示疾病來襲
清晨浮腫:
浮腫是機體細胞外液中水分積聚導致的局部或全身腫脹,與身體很多器官的病變有關。正常人睡前喝水較多或晚上吃得過咸,會引起臉部水 腫,注意飲食后,多會改善。但其他部位浮腫要重視,例如眼瞼等疏松部位、身體下垂部位浮腫分別代表腎臟和心臟功能出現問題,若從面部浮腫擴大到全身時,患 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應盡快到醫院檢查,以確定病因。
關節僵硬:
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使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緊張,而使關節腫痛或僵硬不適。隨著 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所吸收,晨僵隨之緩解。可能導致晨僵的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風濕性多肌痛、軟組織損 傷、椎管狹窄等。此外,一些過敏性病癥,如多形性紅斑、皮肌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也會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因此在出現晨僵癥狀后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 明病因并及時治療。
凌晨饑餓:
有些人清晨4~5點醒來后感到饑餓難忍、心慌不適,同時伴有疲乏無力,吃些食物后癥狀有所緩解,這種情況可能是患有糖尿病。不合時宜 的胰島素分泌可以引起饑餓感或低血糖反應,當進食碳水化合物越多時,下一餐前越容易出現低血糖癥狀。因此,為了搞清楚凌晨饑餓的原因,建議隨時監測血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