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中醫專家稱,桃、杏、李,既為夏季時令鮮果,又為藥食同源的中藥。
說“桃養人”,并將其喚作“壽桃”,是因為桃的益處眾人皆知:桃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瘀血腫痛等癥狀的人多食。
與“桃養人”相反,說“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過食杏、李有害”的觀點。從中醫養生觀點認為,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
中醫認為,杏肉味酸、性熱,有小毒。過食會傷及筋骨、勾發老病,甚至會落眉脫發、影響視力,若產、孕婦及孩童過食還極易長瘡生癤。同時,由于鮮杏酸性較強,過食不僅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傷胃引起胃病,還易腐蝕牙齒誘發齲齒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不僅食杏肉傷人,愛食鮮杏仁的朋友也要提高警惕:因鮮杏仁有苦、甜之分,而苦杏仁中因含有一種有毒物質“氫氰酸”,生食過量便會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經向多位專家請教,雖未找到“李子致人死”的確鑿理論,但由于李子性溫,過食可引起腦漲虛熱,如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癥狀。尤其食李子切記不可與雀肉、蜂蜜同食,反之則可損人五臟,嚴重者同樣可致人死亡。由此可見,民間這一說法不無道理。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如何避免上述不良癥狀的發生?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陸廣莘指出,“李子不沉水者有毒”,若不慎購有發澀、發苦,屬于還未成熟的李子,則不可進食。而對于過食傷人較大的杏,每食3~5枚視為適宜。同時,因“杏仁得火涼”,即經過火炒或水煎后,有毒物質才可祛除,方適宜進食。對于愛吃杏的朋友來說,除了管好貪吃的嘴,多食經加工而成的杏脯、杏干等,則為上策。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主要因人們常喝冷飲,驟熱驟涼,極易刺激腸胃,加上夏季易滋生細菌,易引起腹瀉等各種腸胃不適,其實,這些腸胃小毛病,通過簡便的自我穴位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中醫認為脾胃是運化飲食和水谷的臟器,也就是說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依靠脾胃來完成的。脾胃強,則氣血生化有常,氣血旺盛,所以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紅潤,腸胃健康。如果脾胃虛弱,就會變得不思飲食,面色萎黃,消瘦,氣短乏力,胃脘隱痛,腹脹,大便溏瀉,甚至會失眠,月經不調,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虛生濕,痰濕內阻,還會出現肥胖、身體困重、口干、口中黏膩、閉經、濕疹等問題。所以古稱:“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養護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
揉腹: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
《黃帝內經》一書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按摩的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其次是天樞穴。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三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夏至養生多吃“苦” 健脾養心很關鍵

飲食清淡多吃“苦”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助陽氣。在蔬果方面,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吃;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香蕉、雪梨、西瓜、柿子等寒涼類水果。”馬治國建議。
夏至除了飲食清淡,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欲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
夏至過后,除了健脾,還要養心。
要讓自己的心神盡量安靜,比如可以想象下雪的景象,聽些舒緩的輕音樂。這段時間最好晚睡早起,利用午休來調理生息,及時補充水分。
養生禁忌少碰觸
夏至有很多行為會加重對身體的損害,所以要特別注意。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強度不要太大,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方式。
“運動后雖然很熱很渴,仍然要控制冷飲,如各種碳酸飲料、汽水、冷凍過的瓜果等,極易損傷脾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馬治國強調。
夏至夜短,老年人和體質稍弱者,夜間不要吃肉、面、生冷的食物。尤其不能空腹喝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
另外,用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年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這樣寒氣極易侵入體內,最好用熱水沖澡。同時,也要注意浴后避風,小孩兒尤其如此。
中醫認為頭部是陽氣匯聚之地,所以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或者頭對窗戶,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很嚴重。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左眼皮跳真的是要發財嗎?

一、眼皮跳即中醫學的胞輪振跳。
胞輪振跳指上胞或下瞼不能自控地搐惕瞤動,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臨床多見于成年人。若偶爾發生,不需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或久跳不止,則須調治。本病與西醫學之眼瞼痙攣相似。左眼跳財右眼跳禍只是迷信說法不足信。
二、胞輪振跳
胞瞼不自主地搐惕困動的病癥稱為胞輪振跳。又名睥輪振跳(《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本文討論的是嚴重的、久跳不止的眼皮跳,類似肌纖維顫抽現象。也包括面神經痙攣所致的眼瞼抽搐。
三、病因病機
1、久病過勞等損傷心脾,心脾兩虛,筋肉失養而困動。
2、肝脾血虛,日久生風,虛風內動,牽拽胞瞼而振跳。量筒
四、臨床表現
上胞或下瞼跳動,時疏時頻,不能自控。一般過勞、久視、睡眠不足時,則跳動更加頻繁,休息之后癥狀可以減輕或消失。若胞瞼跳動時,連同半側面部肌肉及眉毛、口角皆困動者,日久不愈,恐有喁偏之變。
五、診斷依據
1、上胞或下瞼不自主地牽拽跳動,或及眉際、面頰,不能隨意控制。
2、胞瞼皮膚正常,無赤痛,眼外觀端好。
左眼皮跳真的是要發財嗎?
六、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目創相鑒別。本病是眼瞼及顏面皮膚頻頻振跳;而目割是以眼瞼頻頻眨動為主要癥狀。
七、辨證論治
本病輕者或偶爾發生者,不必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久跳不止者則須治療。
1、心脾血虛
【主證】胞瞼振跳,時疏時頻,勞累時重。兼心煩失眠,怔仲健忘,食少體倦。
【證候分析】心脾血虛,血不養筋,筋肉拘攣目困,勞累后氣血虧耗,故困動加重。工作桌 心血虛而虛火上擾,故心煩失眠。血不養心則怔忡健忘。脾虛食少則體倦。
【治法】補養心脾。
【方藥】歸脾湯加減。用本方使心脾得補而氣旺血生,筋肉得血所養則困動自止,諸癥可消。
2、血虛生風
【主證】胞瞼振跳不休,或與眉、額、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
【證候分析】肝脾氣血虧虛,血虛生風,虛風上擾頭面,故胞瞼、眉毛、面頰、口角皆困動不休。
【治法】養血熄風。
【方藥】當歸活血飲加減。原方用當歸身、川芎、熟地黃、白芍養血柔肝為主,生黃芪益氣以養血,防風、薄荷、羌活疏散外風。用于本證可去薄荷、羌活、防風,加僵蠶、天麻、鉤藤、全蝎、蜈蚣以平熄內風。
【針刺療法】可用攢竹、承泣、四白、絲竹空、風池、地倉、頰車、足三里、昆侖等穴。
此外,局部按摩或梅花針點刺亦可應用。
轉歸預后
由過勞引起者,一般經休息或治療后可以消除。若屬面神經痙攣則應積極治療,否則可以發生喁偏。反應槽
文獻摘要
一、《審視瑤函·睥輪振跳》:“此癥謂目睥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出。乃氣分之病,屬肝脾二經絡之患。人皆呼為風,殊不知血虛而氣不知順,非純風也。”
二、《目經大成·目》:“此癥謂目瞼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也。蓋足太陰厥陰營衛不調,不調則郁,久郁生風,久風變熱而致。”

女性過度防曬補維生素D+鈣

夏日腳步接近,太陽也越來越毒辣,女性朋友為了防止紫外線侵擾,往往選擇使用高系數的防曬乳。過度防曬可能阻斷人體吸收陽光所制造的維生素D,維生素D不足恐會影響鈣質吸收。女性防曬愛美之于,還需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營加強鈣吸收力,才能同時兼顧防曬與補鈣,避免骨松危機找上門。
維生素D助補鈣 過度防曬應補充
為什么維生素D扮演如此重要角色?這是因為維生素D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讓食物中攝取的鈣質更有效的被小腸吸收。台北美甲 此外,維生素D幫助骨頭鈣化,維持血液中鈣質的平衡,更能促使腎小管將尿液中的鈣質再吸收回身體利用。維生素D最常見的來源就是日曬,然而不少女性朋友怕曬,為防止骨質疏松放棄防曬的動作,似乎不太容易。
其實,兼顧防曬與補鈣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困難,可以加強攝取日常飲食中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常見的蛋黃和瘦肉,另外像脫脂牛奶、香菇、沙丁魚、小魚乾、雞蛋、牛奶等食物等。若真的過于忙碌,選擇添加維生素D3的鈣強化錠補充品,也是不錯選擇。
補鈣知識:你補對了嗎?
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需達1000毫克才足夠,但是很多人平均每天鈣攝取量,僅達到建議量的50~70%,攝取量明顯不足。
鈣攝取量不夠普遍與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不均、補鈣觀念不足有關。自體脂肪隆乳 許多人對于補鈣的觀念,仍停留在只要喝大骨湯、吃小魚干就足夠。事實上,要透過特定食物補,至少要吃下50條300公克的鯖魚,或是喝36碗的排骨湯,才能達到每日1000毫克的鈣質所需。不但一般人無法達成,更重要的是,從食物攝取鈣質,身體僅能吸收30%左右。
補鈣雙寶!維生素D+鈣質相輔相成
要攝取足量每日所需鈣質,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也必須有正確的補鈣觀念。對于生活忙碌,或者三餐菜色選擇性不足的輕熟女、上班族,不妨可以透過營養補充品來補充。尤其是添加維生素D3的鈣強化營養補充品,豐富維生素D能讓鈣吸收力加倍,鈣質攝取充足,才能幫助強化骨本。維生素D與鈣是相輔相成的好伙伴,應同時攝取才是預防骨質疏松的正確選擇。

七類人不宜做中藥足浴

一是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婦女,因為中藥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二是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
三是腎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壞死等各種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穩定,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應,使病情復雜化。
四是一些急性的傳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癥的患者,如外傷、骨折、燒傷、穿孔、大出血等,因為可能會貽誤治療最佳時機。
七類人不宜做中藥足浴
五是正處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
六是飯前后1小時內進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即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七是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吃水果的5個錯誤觀念

水果對于人體保健幫助非常大,但吃水果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對,不一定每個時間段都是吃水果的最好時機,而不同的水果食用方法也不一樣,只有正確的食用水果,才能保證水果養分的正常吸收,而很多人卻走入了水果誤區,以下是吃水果的7大錯誤觀念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錯誤觀念1:水果什么時候吃都有益無害
專家提醒:水果并不是可以隨意食用的,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有機酸和單寧類物質,有些水果還含有活性很強的蛋白酶類,可能對胃產生刺激和傷害,出現胃痛、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
實用策略:選擇水果因人而異。
錯誤觀念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專家提醒:水果中含有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數量遠遠小于蔬菜。如果不吃蔬菜,只靠水果絕對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營養素。
廉價蔬菜有時優于水果。就維生素C的含量來說,廉價的白菜、蘿卜都比蘋果、梨、桃高10倍左右。而青椒和菜花的維生素C含量是草莓和柑橘的2—3倍。
水果勝過蔬菜的地方。水果含有有機酸和芳香物質,在促進食欲、幫助營養物質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水果不需烹調,沒有營養損失問題。
錯誤觀念3:水果含的維生素特別多
專家提醒:大多數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并不高,其他維生素的含量就更加有限。維生素共有13種,來自于多種食品。若想單靠水果提供所有維生素是極不明智的。比如,要滿足人體一日的維生素C推薦量,需要攝入5公斤富士蘋果,這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鮮棗、獼猴桃、山楂、柚子、草莓、柑橘等,而平時常吃的蘋果、梨、桃、杏、香蕉、葡萄等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甚低。
富含胡蘿卜素的水果:芒果是含胡蘿卜素最多的水果。柑橘、黃杏、菠蘿等黃色水果中也含有少量胡蘿卜素。
實用策略:普通水果、野生水果都要吃。
錯誤觀念4:水果代餐有益健康和美容
專家提醒:人體一共需要將近50種營養物質才能維持生存,特別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質,20克以上的脂肪,以維持組織器官的更新和修復。水果含水分85%以上,蛋白質含量卻不足1%,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
實用策略:水果做補充,好吃不多吃。專家提醒:實際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品。因為具有令人愉快的甜味,其中糖分的含量往往達到8%以上,而 且是容易消化的單糖和雙糖。盡管水果按重量算所含熱量比米飯低,但因為水果味道甜美常讓人愛不釋口,很容易吃得過多,所以攝入的糖分往往超標。
錯誤觀念5:多吃水果可以減肥
專家提醒:實際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品。因為具有令人愉快的甜味,其中糖分的含量往往達到8%以上,而且是容易消化的單糖和雙糖。盡管水果按重量算所含熱量比米飯低,但因為水果味道甜美常讓人愛不釋口,很容易吃得過多,所以攝入的糖分往往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