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紅茶對健康有益的五種特異功效!


1.利尿功效
在紅茶中的咖啡堿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并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 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2.消炎殺菌功效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涂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3.解毒功效
據實驗證明,紅茶中的茶多堿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堿,并沉淀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咖啡堿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 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他體內老廢物質,達到 消除疲勞的效果。
5.生津清熱功效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并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堿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此外,紅茶還具有防齲、健胃整腸助消化、延緩老化、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癌、抗輻射等功效;紅茶還是極佳的運動飲料,除了可消暑解渴及補充水分外若 在進行需要體力及持久力的運動(如馬拉松賽跑)前喝,因為茶中的咖啡堿具有提神作用,又能在運動進行中促成身體先燃燒脂肪供應熱能而保留肝醋,所以讓人更 具持久力。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吃豆腐和吃醋的來歷各是什么?


人在塵世中,都是飲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歡“吃豆腐”,男女間因第三者介入常導致其中受傷害的一方大為“吃醋”。可許多人光會“吃豆腐”與“吃醋”,而不知其來歷,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這“兩吃”各有一段饒有風趣的典故。
先說“吃豆腐”。史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劉安”。中和植牙科診 博主劉繼興考證,當年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在安徽壽縣八公山以黃豆、鹽鹵等物煉丹,無意中竟煉出了“白如純玉,細若凝脂”的豆腐。西漢初年豆腐問世后,很快成為老百姓非常喜歡的小吃。當時流行的吃法是碗里擱一大塊豆腐,撒上佐料,拿小刀邊劃成小塊邊吃。于是坊間出現了無數這樣的豆腐快餐店。
當時長安街上有個夫妻合開的豆腐小店,老板娘本來就漂亮,又以有美容功能的豆腐為常食,自然更是細皮嫩肉,人稱“豆腐西施”。為招徠顧客,“豆腐西施”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板娘調情,且動手動腳,比如趁付銅板時摸摸老板娘的纖手等。于是,醋海翻波的老婆們不滿意了,經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來訓斥丈夫。后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再說“吃醋”。男女相戀時有第三者介入,往往發生爭風吃醋現象。婦產科推薦為什么將之稱為“吃醋”呢?原來,唐太宗李世民當年賜給房玄齡幾名美女做妾。房玄齡是歷史上著名的“妻管嚴”,怎么也不敢接受,多次婉拒此賞。李世民料到房玄齡夫人是個悍婦,房才不敢受賞。于是派太監持一壺“毒酒”傳旨房夫人,如不接受這幾名美妾,即賜飲毒酒。
誰知房夫人面無懼色,接過“毒酒”含淚一飲而盡。結果并未喪命,原來壺中裝的是醋,皇帝以此來考驗她,開了一個玩笑。李世民正言告訴房玄齡,你老婆果然剛烈,朕也敬重她三分,你以后就好好聽她的吧。“吃醋”的故事就此流傳開來。醋的滋味酸酸的,嫉妒之滋味也是酸酸的,于是“吃醋”也就成了男女間因第三者介入而產生的嫉妒之情的代名詞。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冰箱的 20個另類用途!


1. 絲襪延壽命
不少女生為絲襪常破傷腦筋,新買的絲襪不要拆封,直接放入冰箱冷凍庫放個1~2天。之后拿出來半天左右再穿上,溫度的變化可增加絲襪的韌度,冰過的絲襪較不容易破損。
2. 受潮可恢復
若有餅干受潮,吃起來不香脆,但尚未超過保存期限丟了可惜,可將餅干放入冰箱冷凍約24小時。將餅干取出,吃起來的口感也恢復原來的酥脆。
3. 平整真絲衣
真絲衣服洗后皺皺巴巴,質地太軟的衣物燙起來很麻煩,可把衣服裝進塑料袋放入冰箱里幾分鐘,拿出來再熨就容易多了。
相關導讀:板橋燒肉,抽脂減肥診所
4. 切蛋黃不碎
剛煮好的白煮蛋或茶葉蛋用刀一切蛋黃就碎了,可先放入冰箱冷藏保存1小時。待蛋黃稍冷固后再來切,蛋的切口平整,蛋黃也不會碎掉。
5.豆類快煮爛
紅豆如果沒有經過浸泡很難煮透,可先將紅豆和水一起煮,待冷卻后放入冰箱冷凍庫2小時左右,取出后水表層會有出現些許結冰現象。此時再將鍋子加熱,水與紅豆受熱程度不同,溫度變化讓紅豆約20分鐘后就煮爛。
6.蠟燭耐燒不滴蠟
使用蠟燭前4小時,先將蠟燭放進冰箱冷凍,冰冷的蠟燭點火后,會燒的比較慢比較久,而且也比較不容易滴蠟。
7.電池延電力
手機電池因記憶或老化使待機時間變短,可把電池用報紙包起,報紙可吸收多余水份,放塑膠袋中包好放置冷凍3天,取出放常溫2天再充電,可重復3~4次。
8.去除口香糖
口香糖不小心沾黏在物品上時,可以先連同沾黏到的物品一起放在冰箱冷凍,約1小時后,口香糖就會變得脆硬,此時將物品取出,并輕輕用指甲就能將口香糖剝離。
9.去除辛辣味
洋蔥及蔥蒜等辛香料直接切,辛辣味會讓人流淚,不妨先放冰箱冷凍1小時,待其中辛辣物質較為穩定后再切,就不會被熏的流眼淚。
10.殺書籍蛀蟲
家中收藏的書籍,時間長了會生蟲,把書用薄膜塑料袋包好,放入冰箱冷凍室12小時,蛀蟲會全被凍死。書籍萬一被水浸濕,不論曬干還是晾干,都容易變皺變黃。可將濕書撫平,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兩天后取出,即恢復原樣,既干又平整。
11.淡化苦瓜味
苦瓜有清火的作用,但有人吃不慣它的苦味,把苦瓜放到冰箱里放一段時間后再取出食用,苦味就會淡很多。
12.防兔毛掉毛
兔毛衣服愛掉毛,穿之前放冰箱里幾天,掉毛的煩惱就會無影無蹤。
13.肥皂復硬度
肥皂遇水軟化后,會變得黏黏軟軟的使用起來相當不便,可放冰箱的冷凍約30分鐘。冰箱既可吸取肥皂中多余水份,讓其恢復硬度。
14.炒米飯更美味
做好的米飯放涼后放入冷凍庫,凍2個小時后再拿出來炒,炒好的米飯就會粒粒分開,并且每粒都會很有嚼勁呢!
15.燙傷后防止起泡
手腳被燙后,將燙傷的手腳立即伸入冰箱內即可減輕疼痛,又能避免起泡。
16.煮熟栗子易剝殼
栗子煮熟后不易剝殼,只要冷卻后在冰箱內凍2小時,可使殼肉分離,剝起來既快栗子肉又完整。
17、茶葉保質
茶葉、香煙、藥品存放于冰箱內,可18個月不變質。
18、冰箱內養魚
在冰箱果盤盒內養魚,不換水可保持數天不死,可隨食隨取,既方便又鮮活。
19、豬肝保鮮
豬肝切碎拌上植物油后,放冰箱中可保持幾天的新鮮。
20、啤酒制冰塊
啤酒、紅酒和白蘭地,倒在制冰盒中制成固體冰酒塊,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汽車駕駛完全手冊


起動之前先坐穩,車內儀表檢查準。
油壓電壓都穩定,切記調準后視鏡。
一擰鑰匙一腳油,手腳配合要緊湊。
踩住離合掛倒檔,松開手閘向后望。
出庫倒車要注意,來往車輛看仔細。
輕踩油門慢離合,平穩啟動不熄火。
車身出庫快打輪,車尾方向要對準。
車身擺正快回輪,踩住離合剎車穩。
移庫倒車要注意,寬窄程度看仔細。
位置狹窄分次移,車身兩側留余地。
拐彎倒車須留意,內側車身看仔細。
倒車鏡中測距離,注意回輪有時機。
調頭倒車要安全,不讓后輪出邊線。
操縱打輪要熟練,防止掉溝出危險
掛上一檔看前方,起車平穩不要搶。
車動加速換二檔,逐級增檔要流暢。
路面行駛要沉著,思想集中慢行車。
十次肇事九次快,麻痹大意事故來。
路好不開英雄車,路阻不開賭氣車。
十分把握七分開,留著三分防意外。
快速反應要敏捷,判斷情況要準確。
猶豫不決要誤事,優柔寡斷失良機。
交通信號要留意,提前減速別忘記。
公路標志看仔細,行車方向要注意。
交叉路口情況雜,車前左右細觀察。
交通規章要牢記,出事就在一兩米。
并道之前打轉向,后視鏡里看車輛。
車輛尾隨可轉向,側面有車讓一讓。
躲避打輪要靈活,高速行車把穩舵。
車速慢減要換檔,及時減檔才正常。
窄道會車靠邊行,注意行人隨時停。
轉彎減速不能急,腳搭剎車別大意。
人多車多別硬擠,不要生氣不能急。
手忙腳亂發脾氣,一旦出事來不及。
剎車之前掛空檔,減速滑行不匆忙。
快道行車有四忌,每條必須要牢記。
一忌超速快行車,二忌壓速慢行車。
三忌思想開小差,四忌路口右轉彎。
超車之前看車輛,道路暢通左轉向。
鳴笛加速超車急,猛踩油門別猶豫。
轉向減速再回道,后面車輛要關照。
雨天路面視距差,注意減速防側滑。
霧天能見度太差,寬示燈開防碰擦。
夜間行車麻煩多,身體疲憊別開車。
農村公路比較窄,控制車速不能快。
遇到牲畜別驚嚇,不鳴喇叭讓一下。
掌握車距很重要,行車安全很有效。
沉著靈活別著急,全憑目測有距離。
車速較快遠距離,以防剎車來不及。
出租車后遠距離,隨時停車要注意。
雨雪霧天遠距離,視線不清能見低。
向陽行車遠距離,日光強烈太刺激。
停車之前左轉向,空檔滑行看車輛。
靠近路邊把車剎,車一停穩拉手閘。
行車平穩又靈活,精神飽滿樂呵呵。
開車死板又著急,頭腦緊張傻兮兮。
行車不怕路艱難,胸有成竹避風險。
違章車禍遭大難,痛苦悔恨人心寒。
縱使車流千千萬,馳騁萬里闖難關。
機智果斷保平安,歸家團聚盡開顏。

土豆 既能治病還能減肥


漸被居民遺忘的薯類,因其營養豐富,能量低,被“新膳食指南”列入主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倡導新飲食,已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并稱其為在21世紀,是可以挽救人類于富貴病的“隱藏的寶貝”。
1 土豆是降血壓食物
膳食中某種營養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樣道理,調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應疾病。
如,鈉攝入過多,血液中鈉、水潴留,引起了高血壓;如果我們利用鈉、鉀彼此必須平衡的生理特點,在膳食中適當增加鉀的攝入,多余的鉀被機體排除體外時,可以帶走多余的鈉,降低了血壓,同時也降低了中風的風險。
相關導讀:板橋燒肉,新莊隆鼻手術
新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周應食薯類5次左右,每次攝入50克-100克。每100克土豆(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日本一個研究發現,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
2 放開肚皮吃也不會胖
超重,是攝入能量過多所致。如何吃掉肥胖?趙教授的一個方法是:多吃低能量食物。蛋白質、脂肪、糖(淀粉)可在細胞內氧化產生能量,供生命活動之需。其中,脂肪每克產能9千卡;而糖、蛋白質每克產能均為4千卡。所以,“新膳食指南”將產能較低的谷類和薯類列為主食,而限制產熱較高的脂肪的攝入。
但很多人為了減肥,認為薯類含淀粉(糖)較多,視其為增肥食品,望而卻步。趙教授說,這是誤解,其中土豆、山芋等含水量高達70%以上,真正的淀粉含量不過20%左右,而且,土豆中僅含有0.1%的天然脂肪,這是其他可做主食的食物所望塵莫及的。
有朋友問:薯條不是一向被認為是讓孩子肥胖的幫兇嗎,現在怎么又成了減肥明星了?趙教授解釋:一份薯條,沒炸前僅含幾千卡熱量,而做成炸薯條后,所含的熱能高達200千卡以上。令人發胖的,不是馬鈴薯本身,而是它吸收的油脂。

香蕉、芒果別放冰箱里


夏天瓜果飄香,很多熱帶水果(氣候炎熱地區特產的水果如火龍果、芒果、荔枝、龍眼、木瓜等)紛紛上架。可是很多人把芒果、香蕉放到冰箱里,卻發現它們的果皮發生凹陷,出現一些黑褐色的斑點。這是因為,熱帶水果大部分比較怕冷,不適宜放在冰箱中冷藏。果皮出現黑褐色的斑點,說明水果被凍傷了,不僅營養成分遭到破壞,還很容易變質。
日常生活中,熱帶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貯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應置于溫度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天,從冰箱取出后,在正常溫度下會加速變質,應盡早食用。
其他導讀:婦產科推薦,板橋燒肉

要長壽,“怎么吃” 比 “吃什么”更重要


說到長壽,幾乎每年都有人更新長壽食物“排行榜”,如果讓你給最常見、最便宜的抗衰老飲食打分,相信蔬菜、水果、谷物、紅茶……一定都榜上有名。不過換個角度看,“怎么吃”有時比“吃什么”更重要。近日,美國MSN網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動地堅持以下10個小習慣,就能幫你找到那把長壽鑰匙。
1、每餐之前喝兩杯水。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饑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里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于增進飽腹感。
相關導讀:植牙科診,新莊按摩店
2、復合維生素飯后吃。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復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后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于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生吃洋蔥防心臟病。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這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每天生吃半個,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好膽固醇”。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么健康的食物時,里面的洋蔥就像你的“救命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二部主任孫孟里指出,洋蔥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確實有好處,而且生吃、涼拌效果最佳。
4、用涼開水泡紅茶。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卜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癥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癥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5、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說:“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谷類食物,有助于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只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后時刻補充一下。
6、有些素菜要“葷”著吃。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孫孟里表示,南瓜、胡蘿卜中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么保證其他菜里有油,讓它們到腸胃里會合。
7、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里,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只是原來的1/6。
10、晚餐早比晚點好。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后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最好的養生食物
世界上很多食物都號稱能延年益壽,臺灣《康健》雜志日前對這些食物進行評比,總結出最具有養生功效的7種食物。
粥是元氣補充站。煮粥過程中,營養素釋放更多,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蔥白粥可以殺菌,粳米粥可以治腹痛。食欲不振的人,最好喝碗熱騰騰、加了蔬菜的咸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