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水果分寒熱 怎么吃才健康?

對實熱體質者(平時易面色紅赤,口舌生瘡,口干汗多,舌燥便秘,喜涼飲,常煩躁,易發火等)要多吃一點偏涼性的水果,如香瓜、梨、西瓜、香蕉、柚子、枇杷、芒果、甘蔗、甜瓜、柿子、桑椹、橙、生菱角、荸薺、獼猴桃等。可以協助清熱瀉火。
水果千萬別冰著吃
以往僅僅知道吃水果對身體有益,因此常常從市場買回家就隨意地吃,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就認為補充了ABCD各種維生素。醫生卻告誡說:不同體質的人應該根據自己身體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水果。
西醫:水果不宜冰著吃
不少人認為,多吃鮮美的水果能補充養分,尤其對一些愛美的女士來說,更是認為一天三頓主吃水果,就可以減肥還能美容。但專家指出,水果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食用水果也要講究科學。
水果分寒熱 怎么吃才健康?
西醫建議:
1、胃酸較低的人,不要吃李子、山楂、檸檬等水果。
2、經常大便干燥的人,可多吃些桃子、香蕉、橘子等,這些水果有緩下的作用。
3、很多人愛把水果放冰箱里凍著吃,雖然冰鎮過的水果口感好,但是太涼的水果會刺激腸胃蠕動,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胃寒或有輕度胃炎等。
中醫:水果分寒熱
按照中醫的“體質理論”,人的體質分為寒、熱、中性三種。而水果也是分寒熱的,食用不當或吃得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中醫建議:
1、對體質虛寒者,如怕冷、畏寒、出汗少、易腹瀉的人,應選擇偏溫熱性水果食用。如龍眼、荔枝、核桃肉、楊梅、桃、橘、櫻桃、杏、石榴、椰子、大棗、栗子、梅等。
2、對實熱體質者(平時易面色紅赤,口舌生瘡,口干汗多,舌燥便秘,喜涼飲,常煩躁,易發火等)要多吃一點偏涼性的水果,如香瓜梨、西瓜、香蕉、柚子、枇杷、芒果、甘蔗、甜瓜、柿子、桑椹、橙、生菱角、荸薺、獼猴桃等。可以協助清熱瀉火。
3、中性體質的人選擇比較多,不過最適合他們的是菠蘿、甘蔗等。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前列腺炎湯劑7驗方

1、新訂萆薢分清飲
組成:粉萆薢12克  豬茯苓各10克  滑石12克  生甘梢4克  炒川黃柏10克  王不留行10克  炙山甲片10克  赤芍10克
功效主治:清熱利濕、通瘀行滯。主治濕熱痰瘀所致慢性前列腺炎,會陰部不適,痛引精索。
用法:水煎服。瘀滯甚者,酌加西琥珀4—6克、田七4—6克;痛引精索者,酌加炒橘核15克,臺烏藥6克;腎陰虛者,酌加干地黃12—18克,沙苑子10克,女貞子10克;腎陽虛致陽痿者,去黃柏、茅根,加熟附片6—10克,巴戟天10克,肉桂6克。
2、慢性前列腺炎治標經驗方
組成:白芥子10克  上肉桂10克  豬苓10克  瞿麥10克  扁蓄10克  石韋10克  牛膝10克  車前子10克  川楝子15克  琥珀面3克(分沖)
功效主治:溫化寒濕,散瘀通淋。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急性發作,小便淋痛,會陰部脹痛,或尿頻白濁,腰酸疼痛等癥。
用法:水煎服
前列腺炎湯劑7驗方
3、溫腎陽清心火法
組成:知母  黃柏  生地  熟地  當歸  龜板  鹿角片  仙茅  仙靈脾  半枝蓮  車前子各適量
功效主治:補腎陽固精關,利濕熱。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尿道刺痛或癢,尿道口有分泌物滲出,伴有腰酸,性欲減退,舌淡,苔薄黃等。
用法:水煎服。
4、暖肝瀉火法
組成:胡蘆巴  破故紙  肉桂  附片  烏藥  小茴香  橘核  荔枝核  柴胡  龍膽草  山梔各適量
功效主治:溫肝和絡,瀉肝清熱。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尿道隱痛,會陰、腹股溝、睪丸部墜脹不適,站立時加重,平臥或熱敷時可減輕,脈沉,苔白或膩。
用法:水煎服。
5、加味消毒飲
組成:銀花20克  野菊花15克  地丁15克  公英20克  冬葵子20克  椿根皮15克  榆白皮15克  扁蓄12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木通10克
功效主治:解毒利濕。主治急性前列腺炎,會陰部墜用,小便淋瀝疼痛,尿黃赤或白濁。
用法:水煎服。
6、加味導赤散
組成:生地15克  木通12克  竹葉10克  甘草梢6克  金錢草20克  虎杖30克  牛膝15克  海金沙10克  黃柏12克  梔子10克
功效主治:瀉火通淋。主治急性前列腺炎,小便赤澀,淋瀝疼痛。
用法:水煎服。
7、小薊飲子化裁方
組成:小薊15克  藕節15克  生蒲黃10克  通草10克  滑石20克  生地15克  生梔子10克  制大黃10克  黃柏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功效主治:清熱通淋,涼血止血。治急性前列腺炎,尿頻、尿急、尿痛,有紅細胞。
用法:水煎服。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蒸氣療法祛除12疾

蒸汽療法,又稱中藥蒸氣浴,系利用藥液加熱蒸發的氣體進行治療的方法。
此法很多中醫書籍中均有記載,如吳尚先《理瀹駢文》中就載有20余首熏蒸方藥,分別治療傷風感冒、中風、便秘、痢疾、癃閉、脫肛等病證。本法主要是借藥液輕清氤氳之氣,直透腠理,同時可通過口鼻吸入,以發汗祛風、散寒除濕、溫通經絡、除痛止癢,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操作方法】
一、全身蒸熏
1.在一密閉小室中,將所用藥物加熱煮沸,蒸發氣體,病人裸露(只穿短褲)坐或臥于室中,治療室內氣溫從30~35℃開始,漸增至40~45℃,一般蒸熏時間15~30分鐘。蒸熏后病人要安靜臥床休息,不要沖洗。治療可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為1療程。
2.簡易蒸熏法將加熱煮沸的中藥煎劑傾入較大容器中,容器上置木板,病人裸坐其上,用被單圍住全身,僅露頭面進行蒸熏。
二、局部蒸熏
將加熱煮沸的中藥煎劑,傾入適當大小的容器中,約1/2~2/3,讓病人將患部置于容器中,離藥液一定距離,上覆毛巾,不使熱氣外透,進行蒸熏。
蒸氣療法祛除12疾
【主治病癥】
一、外傷疼痛
透骨草蒸熏方(《中醫簡易外治法》) 羌活、透骨草、連翹各30g。上藥兌水4大碗放搪瓷盆中,煮沸離火,將病人患部放在瓷盆中,離水約10cm高,上覆毛巾,不使熱氣外透,進行熏蒸。每日3~5次,7天為1療程。功能散寒活血止痛。主治外傷疼痛。
二、凝脂翳
五倍子煎(《醫方類聚》) 五倍子30g,以五倍子煎湯,以厚紙中剪一大孔如眼,覆湯盞上,用眼對孔,令蒸氣熏目。冷則再熱,每日3~5次。功能清熱解毒。主治凝脂翳。
三、痹證
荊防湯(安徽醫學1988;(3):50) 荊芥lOOg,防風lOOg,蘇葉50g,麻黃40g,羌活lOOg,獨活lOOg,秦艽60g,蒼耳子50g,干姜lOOg,伸筋草40g,菖蒲根500g,蔥白300g,細辛30g,蒼術lOOg,川芎80g,白芷40g。將上藥置于鍋中水煮沸15分鐘,使其溫度保持在45~55℃之間,以熏蒸病變部位。每次可熏30分鐘~1小時,7日為1療程。熏蒸時以大汗淋漓為度。功能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主治一切風寒濕痹證。
四、癃閉
梧桐皂角蒸熏方(《中國民間療法》) 臭梧桐子、皂角各120g,將上藥加水煎煮60分鐘,加麝香1.5g沖入瓷瓶中。將尿道口對準瓷瓶口,熏蒸。蒸氣熏時,熱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時 I司司30~40分鐘。功能開郁通淋。主治肝氣郁滯之癃閉。
五、痔瘡
1.馬齒莧熏方(《民間中草藥驗方選》) 馬齒莧l把,和米醋煎沸,以藥湯的蒸氣熏肛門,每日1次,每次20分鐘,3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痔瘡。
2.冰片樟腦熏方(浙江中醫雜志1982;(2):83) 冰片、障腦各3g,開水溶化,趁熱熏患處。功能涼血解毒。主治痔瘡。
六、腰椎間盤突出癥
紅花蒸熏方(中華理療雜志1982;5(1):64) 紅花、透骨草、劉寄奴、土鱉蟲、秦艽、蓽撥、川芎、艾葉各10g。上述藥勿加水置于功率700W的電爐上加溫,并將其放在治療床下,相距治療洞口(直徑25cm約20-50cm。病人臥于治療床上接受蒸汽熏蒸,每次30分鐘,每日1次,6次為1療程。功能活血通絡止痛。主治各型腰椎間盤突出癥。
七、腰肌勞損
紅藤煎(中西醫結合雜志1981;4(4)。251) 紅花15g,當歸90g,活血龍90g,五加皮90g,防風120g,牛膝120g,金剛刺120g,紅藤120g。上藥加水過藥面,煎煮沸30分鐘,置于治療床的洞孔(直徑約30cm)下15~20cm處。病人臥床上,腰部對準治療洞口直接蒸熏,每次治療20~30分鐘,每日1次,15~20次為1療程。功能活血通絡。主治風寒濕型腰肌勞損。
八、手腳挫傷
手腳挫傷方(《中醫簡易外治法》) 松木鋸末500g,陳醋500ml。上藥加水400ml煮沸后,將患足置于藥盆上,約距20cm,上覆蓋寬大毛巾,進行蒸熏20~40分鐘,每日1~2次,5~7次為1療程。功能理氣止痛。主治氣滯型手腳挫傷。
九、頭痛
1.蘇茶煎(《理瀹駢文》) 紫蘇、川芎、川椒、蔥白、細茶各15g,上藥煎湯熏頭面。功能溫經散寒。主治寒濕頭痛。
2.補血止疼湯(《理瀹駢文》) 當歸60g,川芎30g,荊芥穗120g,上藥共煎湯熏頭面。功能活血祛風,通絡止痛。主治血虛頭痛。
十、產后中風
荊芥湯(《理瀹駢文》) 黑荊芥穗30g,童便500ml,上藥同煎熏患者口鼻。功能祛風通絡。主治產后中風。
十一、帶下病
蛇床子甘草湯(《理瀹駢文》) 蛇床子、甘草各等份,研末,水煎熏會陰處。功能燥濕殺蟲。主治帶下癥。
十二、昏迷
醋熏方(江西中醫藥1984;(5):42) 食醋1匙,入燒紅鐵器,淬起醋煙,熏病人口鼻。功能開竅醒神。主治產后暈厥或大出血后昏厥。
【注意事項】
1.蒸氣浴室設有觀察窗口,治療時工作人員應隨時注意病人情況,以便作相應處理;本法不宜出汗太多,否則容易引起感冒、虛脫等。用簡易蒸熏法治療時,應注意避風保暖。
2.局部蒸熏時,患部與藥液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可根據藥液的溫度不斷調整,以溫熱舒適,不燙皮膚為度。
3.惡性腫瘤、癲癇、急性炎癥、心臟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病等,禁用此法。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怎么做才能健康老去?

健康老齡化是所有人都追求的目標。美國前空軍外科醫生羅杰·蘭德里博士在其新著《50歲后增強記憶力》里為老人介紹了五條原則,做到這些,能讓你健康老去。
用進廢退。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又或者是社交技能,都是用進廢退,只有經常使用,才能動態地保持健康平衡。蘭德里建議,心理上不要為自己設限,認為到了一定歲數就不能如何如何,關鍵是與時俱進,在各方面保持健康活力,無論是身體、精神還是社交。
自我挑戰。許多研究表明,通過學習新事物來刺激大腦,可促進腦細胞生長,并增加腦軸突數量,從而有助保持思維活躍,降低得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大腦掃描顯示,只要學習新事物,無論多么微不足道,例如換只手吃飯,換條新路去老地方等,都能良性刺激大腦,增加相關部位面積。
堅持定量運動。很多人的運動量達不到推薦的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且久坐不動時間過長。隨著年齡增長,健康問題就會逐漸凸顯。蘭德里表 示,運動并不是非要在健身房里汗流浹背,關鍵是堅持每天一定量的運動,例如去社區運動場跑上幾圈,或者步行上下班等等,不拘一格。
保持社交網絡。保持與家人、朋友以及鄰居的密切聯系,建立穩定的社交網絡,已被研究證實是增強老年人心理功能、延長壽命的重要因素。蘭德里表示,晚年保持密切社交至關重要,可證明老年人的生存價值(說明是被家庭社會需要的),并賦予其生存目的。
怎么做才能健康老去?
定期心理減壓。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慢性應激(心理上經常有壓力)與抑郁癥、心臟問題甚至認知障礙癥有關。蘭德里博士稱,這就是為什么學會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非常重要,即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壓力不僅破壞心理,也破壞肉體健康
天下養生網再加上一條就是合理飲食
“養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營養來防治疾病,可促進健康長壽。通過調整飲食來補養臟腑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和疾病的康復。而老年人機體 各種生理功能的減退往往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營養的吸收和對體內毒素、代謝產物的排泄。因而,老年人的健康飲食顯得尤為重要。老年人飲食的10字真經,即雜食、慢食、素食、淡食、稀食。

日光性皮炎分兩型論治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是因強烈日光照射后,出現紅斑、水腫甚至水泡的急性皮膚炎癥,屬光毒反應。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傷肌膚所致。多發于盛夏酷暑季節,好發于顏面、頸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熱疼痛或微癢,有脫屑或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有全身不適,發熱、惡心、心悸等全身癥狀。筆者幾年來在臨床上分為兩種證型予以論治,均獲得了良好效果。
熱毒侵襲型
受曬皮膚紅腫、光亮,或有紅色丘疹集簇,灼熱刺痛、瘙癢,或伴身熱、頭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紅,苔薄,脈滑數。
處方:生石膏30克,銀花、生地、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丹皮、黃芩、連翹、梔子各10克,竹葉、甘草各6克。局部水腫者,加冬瓜皮、澤瀉各10克;身熱、口渴者,加天花粉、桑葉各10克。
每日1劑,水煎3次合并藥液,早、中、晚分服。
日光性皮炎分兩型論治
濕毒互結型
曝曬處紅斑彌漫,腫脹明顯,水皰簇集,皰壁緊張,破后流黏液,或糜爛結痂,自覺瘙癢,灼熱,口不渴或渴不多飲,眼瞼紅。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
處方:生地15克,澤瀉、車前子、黃芩、赤芍、丹皮、柴胡各10克,龍膽草、木通、甘草各6克。水皰潰破糜爛者,加馬齒莧、黃柏、蒼術各10克;身熱、口不渴者,加佩蘭8克,淡竹葉6克。
每日1劑,水煎3次,合并藥液,早、中、晚分服。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中醫專家稱,桃、杏、李,既為夏季時令鮮果,又為藥食同源的中藥。
說“桃養人”,并將其喚作“壽桃”,是因為桃的益處眾人皆知:桃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瘀血腫痛等癥狀的人多食。
與“桃養人”相反,說“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過食杏、李有害”的觀點。從中醫養生觀點認為,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
中醫認為,杏肉味酸、性熱,有小毒。過食會傷及筋骨、勾發老病,甚至會落眉脫發、影響視力,若產、孕婦及孩童過食還極易長瘡生癤。同時,由于鮮杏酸性較強,過食不僅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傷胃引起胃病,還易腐蝕牙齒誘發齲齒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不僅食杏肉傷人,愛食鮮杏仁的朋友也要提高警惕:因鮮杏仁有苦、甜之分,而苦杏仁中因含有一種有毒物質“氫氰酸”,生食過量便會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經向多位專家請教,雖未找到“李子致人死”的確鑿理論,但由于李子性溫,過食可引起腦漲虛熱,如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癥狀。尤其食李子切記不可與雀肉、蜂蜜同食,反之則可損人五臟,嚴重者同樣可致人死亡。由此可見,民間這一說法不無道理。
為何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如何避免上述不良癥狀的發生?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陸廣莘指出,“李子不沉水者有毒”,若不慎購有發澀、發苦,屬于還未成熟的李子,則不可進食。而對于過食傷人較大的杏,每食3~5枚視為適宜。同時,因“杏仁得火涼”,即經過火炒或水煎后,有毒物質才可祛除,方適宜進食。對于愛吃杏的朋友來說,除了管好貪吃的嘴,多食經加工而成的杏脯、杏干等,則為上策。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主要因人們常喝冷飲,驟熱驟涼,極易刺激腸胃,加上夏季易滋生細菌,易引起腹瀉等各種腸胃不適,其實,這些腸胃小毛病,通過簡便的自我穴位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中醫認為脾胃是運化飲食和水谷的臟器,也就是說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依靠脾胃來完成的。脾胃強,則氣血生化有常,氣血旺盛,所以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紅潤,腸胃健康。如果脾胃虛弱,就會變得不思飲食,面色萎黃,消瘦,氣短乏力,胃脘隱痛,腹脹,大便溏瀉,甚至會失眠,月經不調,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虛生濕,痰濕內阻,還會出現肥胖、身體困重、口干、口中黏膩、閉經、濕疹等問題。所以古稱:“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養護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
揉腹: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
《黃帝內經》一書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按摩的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其次是天樞穴。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夏季自我按摩護脾胃
三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